路基填筑连续压实控制技术工艺性试验题稿.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DK566+580.00~DK566+730.00
路基填筑连续压实控制技术试验段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1.1概述
本标段全长36.54km,路基长11.967km,路基占线路总长的32.75%。主要工点类型有黄膨胀岩路堑、地下水路堑、深路堑,主要采用CFG桩、重力式挡土墙、锚固桩等措施。堆载预压土高度3.0m,预压期不少于6个月。
TJ-9标三工区路基起讫里程DK565+660.775~DK574+414.21,路基被桥梁、隧道分隔为5段,路基总长度3.89km
DK566+300~DK567+177.41段位于大巴大桥与大巴特大桥之间,地形较平坦,剥蚀平原地貌,本段路基中心最大填方高度9.27m,最小填方高度6.00m,路基顶宽13.6m。
试验段定在DK566+580~DK566+730全长150m,该段地形较平坦,剥蚀平原地貌。路基设计基本情况为:本段路基为填方地段,先进行原地面处理,清除基底范围表层植被、腐蚀土及耕植土。然后进行路基填筑,路基顶宽13.6m,最大填高7.42m,横坡坡度为5%,线路纵坡为-1.05%。
主要工程数量:基床以下ABC组填料21730m3,基床底层AB组填料1515 m3,两侧AB组填料2925m3,级配碎石掺5%水泥1635m3,C20混凝土填筑1200m3,C35混凝土填筑735 m3,土工格珊10800 m2。
1.2 试验段水文地质
本段地势平坦,该段路基地下水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及基岩裂隙水,主要由大气降水和地下水径流所补给,勘测期间地下水埋深3.2~9.5m(高程99.33~109.58),水位季节性变化幅度为1.0~6.0m。地震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基本烈度Ⅵ度),土壤冻结深度1.40m。
1.3 试验段试验的目的
进行相关性试验的目的是建立连续压实振动响应测试结果与常规检测结果(K30,Evd等)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连续压实控制指标,为后续路基段压实检测提供对照标准。
1.4 试验范围
⑴相关性试验。
⑵确定连续压实控制指标。
1.5编制依据
⑴ 铁道部第三勘察设计院《DK566+300.00~DK567+177.41施工图》(京沈客专施路-412)。
⑵《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1-2010。
⑶《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⑷ 铁道部第三勘察设计院对路基施工的技术交底。
⑸ 新建铁路北京至沈阳铁路客运专线辽宁段《路基个别工点设计通用图》。
⑹《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
⑺《铁路给水排水工程质量验收标准》。
⑻《铁路估计填筑工程连续压实控制技术规程》TB10108-2011。
施工计划
本段路基填筑连续压实试验段计划于2015年3月21日完成试验段施工准备工作,2015年3月26日开始填筑,总结采用连续压实技术获取相关检测数据,出具试验报告,经监理单位审批后,按照批准后的连续压实填筑施工参数进行施工。
主要施工方法
本次试验段选择里程DK566+580.00~DK566+730.00共150m,试验段采用五家子取土场的A组土进行填筑,填筑过程按照《路基填筑工艺性试验总结报告》中的数据进行施工,压实厚度30cm,松铺系数1.34,碾压时控制好含水率,含水率控制最佳含水率±1。
试验场地采用平地机整平后,用白灰在试验段起止里程设置起始和终止标志线,为保证压路机在进入试验区域时达到正常振动状态,在起始和终止线各退后10m再设一道线作为压路机工作的起止线。在压路机行驶线路上按10m间距画上横道线,方便取点定位。根据相连续压实控制技术规程要求,按照压实程度分轻度、中度、重度三个等级分别进行相关试验。对检测数据进行筛选,剔除掉异常数据后,将每个检测点的VCV与K30、Evd、K检测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相关性分析,如相关系数大于0.7,则相关性成立。然后根据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中规定的压实指标最小值计算所对应的振动压实值,即得到在这一填料类型和施工条件下,连续压实检测的控制指标。
施工方法及措施
4.1路基试验段的施工准备
4.1.1测量工作
由测量班进行施工复测,放出线路中间桩位,加密水准点,测量路基横断面,根据已完成填筑高程放样路基边桩,划出回填坡脚边线撒白灰线(边线加宽50cm),钉好桩位,在回填范围外2m范围内布置控制桩。
4.1.2连续压实检测设备安装
压路机选择28t徐工振动压路机,安装CCC-800连续压实检测设备,
4.2 填料选择
试验段料源由局指试验室选择五家子取土场。根据设计图纸要求,路基基床底层填料粒径应小于60mm,基床以下填料粒径应小于75mm。
所采用的填料均为天然的混合岩经破碎机加工而成,经筛孔直径为60mm的筛筛分后,形成填料;
(1)将料源块径大于60mm的进行二次解小,用皮带输送机将混合料输入破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