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第十四章 第四节 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四节 科学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巩固并熟练用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电流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2、通过实验探究总结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运用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解决一系列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总结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
教学难点:能运用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解决一系列实际问题
三、教学资源:
电源2个、小灯2个,电流表1个、开关1个,导线若干、电路板1个、实物投影仪
四、教学设计:
教学进度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分析点评 一、巩固复习 1、电流:
a、电流,电流强度的简称它是指什么?
b、电流强度的符号
c、电流的基本单位和符号
d、其它的电流符号及单位换算
a、是指电流的大小
b、电流强度的符号是I
c、电流的基本单位是安培,符号A
d、其它的电流符号有毫安(mA)、微安(μA)
1A=1000 mA;
1 mA=1000μA 巩固前面所学的内容,为新课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e、生活中的小型电器电流值大约是?大型电器电流值大约是?
2、电流表的使用:
a、双量程
b、读数
c、连线 e、生活中的小型电器电流一般不到1 A;大型电器电流约几A
略 二、过渡 在上节课我们应用电流表测量了下最简单电路的电流,今天我们利用电流表一起来探究两种最基本的电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流的特点。下面我们先一起来探究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 无 承上启下,自然过渡。 三、新课 1、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的规律
提问: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电流由“+”极流出,在未经过第一个电灯前的电流,与流过第一个电灯流进第二个电灯前,以及流过两个灯回到“—”前的电流有什么关系呢?
那么他们的关系究竟如何,应如何来确定呢?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进行这个实验。我们先来测a点的电流。
提问:如何测a点的电流?
进行演示实验,并用实物投影投影出实验结果。
如此依次测出b、c点的电流。
总结实验结论:
1、串联电路电流的规律:在串联电路中,电路上的电流处处相等。
数字表达式:I=I1=I2(串联电路上的电流等于通过第一个用电器的电流也等于通过第二个用电器的电流)
3、过渡:下面我们再一起来探究一下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
2、探究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
提问:你觉得图中干路上的电流和支路上的电流有何关系?
引导学生设计表格
利用演示实验测量a、b、c点的电流
分析总结:
2、并联电路电流特点:在并联电路中干路上的总电流等于各支路上的电流之和。
数学表达式:I总=I1+I2(在并联电路中,干路上的总电流等于一支路的电流加上二支路的电流。)
猜想:越来越小(越大)
不变
通过实验来验证。
把a点处的导线断掉
读数并把实验结果填写在书上表格中
两支路电流之和等于干路上的电流。
设计表格
学生思考如何连线,并由学生自己上前连接电流表。
在这里学生很有可能猜测电流会越流越小(越大),这主要是由于他们用河里水流类比的缘故。
进行演示实验时要注意边做边描述,巩固学生的思路。
下面的可由中等学生上来操作演示。
可由学生先总结表达,在这个基础上稍做改正即可。
由于该实验在具体进行时存在较大的误差,所以可以从类比水流上进行分析得到结果。 四、随堂反馈 练习册前几个基础题。 先看书,再做练习 当堂巩固,有利于学生即使掌握 五、家庭作业 练习册上的其余题目
五、板书设计:
探究串、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
1、串联电路电流的规律:在串联电路中,电路上的电流处处相等。
数字表达式:I=I1=I2
2、并联电路电流特点:在并联电路中干路上的总电流等于各支路上的电流之和。
数学表达式:I总=I1+I2
六、课堂小结:
1. 电流表的使用
2. 串联电路电流的规律:I=I1=I2
并联电路电流特点:I总=I1+I2
七、教学反思:
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管理好学生,让实验有序进行是本节课成功的保证。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