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医学统计学课件[中南大学]第五版).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章 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 定性变量的分布特征 定性资料的频数分布 表3-1 某医院2001年住院病人5类疾病的死亡情况 疾病种类 死亡人数 百分比(%) 恶性肿瘤 50 33.33 呼吸系统疾病 30 20.00 消化系统疾病 20 13.33 循环系统疾病 40 26.67 传染病 10 6.67 合计 150 100.00 常用的相对数指标 相对数指标大致有三种类型: 频率(frequency) 强度(intensity) 相对比(relative ratio) 常用的相对数指标 频率型指标 频率型指标是最常见的, 通常近似地反映某一事件出现的机会大小,如发病概率、死亡概率等 分子是分母的一部分;无量纲,在0~1范围内取值;K是比例基数,通常取为100%,也可取为1000‰、1万/1万和10万/10万等,根据习惯用法来决定。 常用的相对数指标 强度型指标 强度型指标通常是指一段时间内的平均概率。强度是单位时段内某现象发生的频率。如人时发病率的分子是新发生的事件数,分母是人时数(观察人数乘以时间)的总和,多用于大人群长时间随访的资料。 常用的相对数指标 相对比型指标 相对比型指标是指任何两个相关联的变量A与B之比。它表示相对于B的一个(或十个、百个、千个等)单位,A有多少个单位。A和B可以是绝对数、相对数和平均数,A和B的量纲可以不同,也可相同,但A和B互不包含 相对比=A/B 最常见:男女性别比;每千人口的医生数、每千人口的病床数、每医生的门诊工作量 常用的相对数指标 应用相对数应注意的事项 →防止概念混淆 →计算相对数时分母应有足够数量 →正确地合并估计频率(或强度)型指标 →相对数间的比较要具备可比性:观察的对象是否同质,研究的方法(如检测手段、抽样方法)是否相同,观察的时间是否一致等;被比较的总体是否具有可比性 →对相对数的统计推断 医学人口统计常用指标 医学人口统计资料的来源 人口普查资料 人口普查(census)是收集、整理和分析一个国家或一定地区在某一特定时间的人口、经济和社会资料的全过程, 人口普查提供了最基本的人口数据和社会经济方面的资料 人口抽样调查资料 人口抽样调查则相对省力,可以多次进行,也可以一次调查较多的项目 根据样本所具有的数量特征还可推论总体的相应特征。 医学人口统计常用指标 人口登记资料 人口登记是指人口事件发生后随即进行登记。 生命事件登记 简称生命登记,联合国将其定义为:生命事件登记是对生命事件(包括出生、死亡等)的法定登记,记录和报告生命事件的发生,收集、整理和分析生命事件的有关资料 人口迁移变动登记 是对所发生的人口迁出或迁入事件进行记录,包括迁入或迁出的时间、地点、原因及个人的基本情况等。 户口登记 是按人或按户建立每个人一生(从出生到死亡)中一切人口事件的记录,包括姓名、性别等基本情况,此外还设有因出生、死亡、迁移及常住人口婚姻状况变动、分居、合居、失踪、寻回、收养、认领等引起户口变动方面的登记。 医学人口统计常用指标 医学人口统计常用指标 描述人口学特征的常用指标 人口总数:(population size)一般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一特定时间的人口数。按惯例,一般采用一年的中点,即7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刻来进行统计 当人口数在一年中是均匀变动时,可用相邻两年年末(12月31日)人口数的平均值计算年平均人口数;也可用年中(7月1日零时)人口数代表全年的平均人口数。 医学人口统计常用指标 医学人口统计常用指标 人口构成及其统计指标 人口学的基本特征包括年龄、性别、文化、职业等,其中最常用来描述人口构成情况的是性别和年龄。 老年(人口)系数指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是说明人口年老程度的指标,可作为划分人口类型的尺度一般把65岁及以上的人口称为老年人口。 少年儿童(人口)系数指14岁及以下少年儿童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 医学人口统计常用指标 医学人口统计常用指标 负担系数(dependency ratio):又称抚养比或抚养系数,是指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数与劳动年龄人数之比。 老少比 :指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与14岁及以下的少年儿童人口之比,表示每100名少年儿童对应多少老年人,是划分人口类型的标准之一。 性别比(sex ratio): 指男性人口与女性人口的比值 医学人口统计常用指标 医学人口统计常用指标 表3-3 人口学特征指标 指标 分子 分母 基数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