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运用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初步数学素养的研究”课题方案.doc

发布:2017-03-22约4.03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运用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初步数学素养的研究》课题方案 一、对研究课题的简要论证 ?????小学数学是九年义务教育重要的基础学科,在素质教育中承担着十分重要的任务。数学素养是公民文化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初步数学素养已成为小学数学教育的根本任务。所谓数学素养,就是人们通过数学教育以及个体自身的实践和认识活动,所获得的数学知识、数学技能、数学能力、数学观念和数学思维品质等方面的素质与修养。关注人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素养是数学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也是新课程的首要目标。为从根本上完成时代赋予小学数学教学的任务,必须在总结近几年来成功经验基础上,进一步将小学数学改革向纵深发展。 ?????那么,如何在教学中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呢?我们认为:培养数学素养要有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作保证。为此,我们提出该项实验。某种意义上说,素质的培养就是习惯的培养。良好习惯的养成和不良习惯的克服,意味着学生的素质的提高。而习惯既不是智力因素,也不是非智力因素,而是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其中包括心理因素)的定型化和自动化。学习习惯是一种自觉的、主动的、持久的、自动化的学习行为方式。仅仅就数学学习习惯而言,主要包括认真听讲的习惯,善于置疑勤于思索的习惯,认真书写的习惯,自觉检验的习惯,发现解决问题的习惯,自主探究的习惯,交流合作的习惯等等。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任何一种良好的习惯都是自身素质的体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一贯强调学生要“学会学习”。即“学会了”,也就形成了能力。而“学会”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能力的培养也需要一个过程。若不能切实培养出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不可能使学生的学习行为主动、长期地坚持下去,其学习过程就有可能中断。学习过程一中断,就无所谓“学会”,无所谓能力了。学生要“发展自己的才能和创造性潜力”,就必须“长期的努力”坚持下去。而要能够“长期的努力”坚持下去,就必须得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只有具备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积极的学习心态,学生才会从“要我学”,转到“我要学”;才会“用内心的创造与体验来学习数学”。才能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解释外界事物,热心于解决客观世界中存在的数学问题。从而真正提升自身的数学素养。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从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素质教育还没有能完全真正落到实处,“应试教育”的阴影并没能彻底摆脱。进行“培养学生良好数学习惯,提升数学素养的研究”有很强的现实必要性。俗话说“好习惯终身受益”。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而且对学生今后的继续教育和工作生活都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二、基本原则 1、自主性原则 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是核心,离开了自主这个前提,合作与探究就变成了形式,可以说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是良好的习惯促成的综合素养的提高,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有内在动力的支持,为此自主是主要的,其它只是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 2、循序性原则 良好的数学习惯的养成,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身心发展的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规律,实验课题遵循循序性原则。 3、实践性原则 数学思考是艰苦的,这势必要求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积极动脑的思维习惯和素养,让学习乐趣的享受成为主要的学习动力,在实践中磨砺,习惯成自然,习惯促发展,发展生成素养。 4、和谐性原则 培养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自我评价的习惯,养成数学交流表达的能力,需要良好的氛围,也就是和谐的生生、师生,学校与家庭,即自我与外界的和谐关系。 5、创新性原则 创新是学习的核心价值,我们不要求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去搞发明创造,但要学习他们思考问题的方法、策略,形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一句话:让我们的学生富有创意。 三、基本内容、措施 关于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 ????(一)实验的内容 ?????我们从课前、上课、作业、阅读等几个方面对低、中、高不同年段的学生提出应重点培养的学习习惯方面的内容。当然不同年段的内容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交叉重复的,中高年级也包含了低年级的培养内容。具体内容如下: ????1、课前: ????学生须将数学课本、课堂练习册、演草本、学习用具等准备好并摆放在课桌上;在老师指导下,合理组建学习小组,并复习与本节课有关的旧知识。 ????2、上课: ????低年级:集中精力认真听讲,注意听老师的提问和别人的发言,不做小动作,不交头接耳;读题时不添字漏字,能独立地读懂;学生能顺着老师的思路进行思考,思考认真,不懂就问。小组或同桌之间能积极配合,分工负责,善于交流。 ????中高年级: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边听边想,分清重点、非重点;以一定速度默读,边读边思考;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回答问题要完整,学会完整地口述解题思路;能独立思考问题,思考时有条理、有根据,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