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_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基础管理题稿.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安全知识培训 刘彭举 2015年7月 前 言 ●安全生产是一个企业永恒的主题,安全管理永远在路上没有终点,只有更好,没有最好。 ●提高安全管理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安全培训,通过培训提高安全思想认识,从而从根本上实现要我安全→我要安全→我会安全的根本性转变 ●安全管理要切实提高认识,人人从自我做起,时时、事事做到本质安全 安全基础知识 ●安全—安稳而无危险的事物,泛指没有危险、不受威胁和不出事故的状态 ●安全生产—为了使生产过程在符合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生产事故,消除或控制危险、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与健康、设备和设施免受损坏、环境免遭破坏,形成良好劳动环境和工作秩序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活动。 ● 安全生产管理—就是针对人们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运用有效的资源,发挥人们的智慧,通过人们的努力,进行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活动,实现生产过程中人与机器设备、物料、环境的和谐,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危险—可能造成人员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事故—就是造成死亡、疾病、财产损失及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安全生产事故有四类,分别是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 安全生产方针 ●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 ● 安全第一是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在处理保证安全与生产经营活动的关系上,要始终把安全放在首要位置,优先考虑从业人员和其他人员的安全,实行“安全优先”的原则● 预防为主就是按照系统化,科学化的管理思想,按照事故发生的规律和特点,千方百计预防事故的发生,做到防患于未然,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综合治理就是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在采取断然措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实现治标的同时,积极探索和实施治本之策 第三章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基础管理 第一节 安全生产条件 一、安全生产条件的界定 1、安全生产条件的多样性 2、安全生产条件的法定性 3、安全生产条件的动态性 二、生产经营单位的基本条件 (一)规定 法定安全生产基本条件 《安全生产法》第十六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本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不具备完全生产条件的,不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二)规定包含的内容 必须遵守执行《安全生产法》和其它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 2、必须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3、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4、必须完善安全生产条件。 三、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与规章制度 1、安全生产责任落实 ⑴企业是安全生产的主体,企业法人是企业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必须对企业安全生产负全面责任 ⑵生产经营的有关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责任 ⑶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机构负责人及其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 ⑷班组长安全生产责任 ⑸岗位职工的安全生产责任 2、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⑴各级人员及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⑵综合安全管理制度 ⑶安全技术管理责任 ⑷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⑸其他有关管理制度 四、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1、管理机构的作用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是企业的内设机构,是根据安全生产规定必须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2、管理机构与人员的配备原则 根据生产经营单位的危险性、规模大小等因素考虑 3、管理机构与人员的配备规定 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必要的安全管理人员: 高危行业及员工人数300人以上的企业,应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五、人员培训与资质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是安全生产领域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加强安全培训工作,不仅有利于从业人员掌握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强化安全意识,而且对于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预防事故发生,促进全国安全生产形势的根本好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对从业人员进行全员安全教育和培训 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或企业新工人的教育培训---分厂级教育、车间教育、班组教育 2、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考核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方准独立操作。 3、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培训考核 六、安全资金投入 1、生产经营单位安全投入的标准 2、安全投入的决策和保障 3、安全投入不足的法律责任 第二节 人员安全管理 一、人员安全素质 1、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