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新建--至--铁路Ⅵ标段(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制造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docx

发布:2018-01-06约12.9万字共22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章编制依据、原则、范围41编制依据42 编制原则43 编制范围54产品标准6第二章工程概况141 梁场概况142 主要设计技术指标153 自然条件及工程环境154供梁范围内的桥跨布置、制梁顺序16第三章施工总体方案181 施工规划182 施工方案213 工程特点、重难点分析及对策264 施工组织机构285 制梁场平面布置366 制梁场建设417 内业资料64第四章、工程施工进度安排661 总工期安排662 主要工序循环时间663 主要节点控制时间674 横道图、关键线路分析67第五章箱梁预制安装施工工艺691 施工准备692 工程测量703 工程试验734 箱梁预制施工工艺79第六章冬期、夏季和雨季施工措施1501 冬期施工安排及施工措施1502 夏期施工安排及施工措施1573 雨季施工安排及施工措施157第七章人力资源配置计划1701 劳动力组织计划1702 劳动力总体投入计划1703 特殊时期劳动力保证措施171第八章主要材料计划1731 物资1732 主材、地材供应来源1743 材料供应计划1744 料场设置1765 物资保障措施1766 主要材料技术要求1777 物资材料的验收1788 主要物资材料存储及防护1799 物资设备供应应急措施181第九章主要工程设备计划1831 主要设备配置183第十章工期保证措施1871 工期目标1872 工期保证体系1873 工期保证措施188第十一章质量目标保证措施1921 质量目标1922 质量保证体系1923 制梁质量控制措施1944 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202第十二章安全目标保证措施2031 安全管理方针2032 安全目标2033 安全保证体系2034 安全保证措施203第十三章环保、水保及文明施工措施2171 工作依据2172 工作方针2173 环保、水保工作目标2174 环保、水保工作范围2185 环保、水保管理体系2186 环保、水保保证措施2187 文明施工措施221第十四章职业安全健康保证措施2231 职业健康安全保障目标2232 职业健康安全保障体系2233 职业健康安全组织管理2244 职业健康安全保护措施224第十五章施工配合措施2281 施工接口界面协调配合措施2282 与当地政府主管部门的配合措施2283 与甲方的配合措施2284 与监理的配合措施2295 与设计的配合措施2296 与相邻施工单位的配合措施2297 后续工程配合措施2298 交通配合措施2309 试验配合措施230第一章 编制依据、原则、范围1 编制依据1.1 国家、铁道部和地方政府的有关政策、法规和条例、规定;1.2 国家和铁道部现行设计规范、施工技术指南、验收标准;1.3 铁科技[2004]120号《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5]101号《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全许办[2011]XK17-004号《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箱梁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1.4 施工图纸“通桥(2008)2322A-Ⅱ、 通桥(2008)2322A-Ⅴ(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发布),业主提供的相关工程设计文件、图纸、标准图纸;1.5 中铁隧道集团合福铁路客运专线Ⅵ标项目部编制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1.6 新建中铁隧道集团合福铁路客运专线Ⅵ标招标书、施工合同、设计交底纪要;1.7 国家、地方有关安全和职业健康的要求;1.8 现场调查的相关资料;1.9 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通过质量体系认证中心认定的ISO9001:2000《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1.10 投入本工程的资源配置、施工能力、国内外相关客专铁路的施工工艺及科研成果。2 编制原则2.1 贯彻“建设世界一流客运专线,实现我国铁路跨越式发展”指导思想的原则以“精干的组织、先进的技术、可靠的方案、科学的管理、有力的保障”,确保本承建工程“按期、优质、高效、低耗”的建设总体目标的实现。2.2 坚持科学性、先进性、经济性、合理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结合本工程特点,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科学的组织方法,合理地安排施工进度、优化施工方案、组织连续均衡施工。做好劳动力、物资、机械的合理配置,推广“四新”技术,采用国内外可靠、先进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力求施工方案的适用性、先进性相结合,做到施工方案科学合理、技术先进,做好工序衔接,确保实现设计目标。2.3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原则客运专线要求工程达到高平顺性、高稳定性和耐久性,必须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确立质量目标,制定创优规划,严格执行ISO9001质量标准,确保每个检验批、分项工程的质量达到优质工程标准的要求,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保证实现质量世界一流的目标。2.4 坚持专业化作业与综合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专业人员和专用设备的优势,综合管理,合理调配,采用先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