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施工工艺论文.doc

发布:2017-08-12约2千字共3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施工工艺 摘要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家对的要求越来越高。当前的结构不但要求大跨度,高强度,而且在实用性上也要求美观轻巧,还要求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普通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已经不能满足要求。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在工程中应用非常广泛,它在减轻结构自重,提高抗震、抗裂能力,充分发挥材料之强度,改善构件受力性能和扩大钢筋使用范围等方面都具有良好效果。后张法是指先浇筑混凝土构件,浇筑时预留孔道,待构件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后,在孔道内穿入预应力筋进行张拉并加以锚固之一种施工方法。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技术是我国近十多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它改进了通常的预应力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筑业技术水平的提高,许多新技术、新工艺已逐步应用到建筑施工中来。这些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不仅使得施工工艺大为简化,同时也使得许多复杂的结构难题得以解决。 本文首先对国内外预应力结构的发展历史及现状做了综述和总结,对比分析了各种预应力技术的优缺点,阐述了预应力结构的受力机理,并指出了后张法预应力结构的使用范围和特点,详细地阐述了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合实际工程进行了具体的实施。同时对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进行了详细的论述。预应力混凝土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迫切要求恢复战争创伤,从西欧迅速发展起来的。半个多世纪以来,从材料工艺到土建工程,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尤其是随着部分预应力概念的逐步成熟,突破了混凝土不能受拉与开裂的约束,大大扩展了它的应用范围。预应力混凝土已成为国内外土建工程最主要的一种结构材料,而且预应力技术已扩大应用到型钢,砖,石,木等各种结构材料,并用以处理结构设计施工中常规技术难以解决的各种疑难。我国预应力混凝土的起步比西欧大约晚10年,但发展迅速,应用数量庞大。我国近年来在土木工程投资方面,建设规模方面均居世界前列。在混凝土工程技术,预应力技术应用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近来二三十年来,我国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发展很快,无论在桥型,跨度以及施工方法与技术方面都有突破性发展,不少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修建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城际之间联系频繁,人员流动性加速,市场的需求,客观上促进了我国城际快速铁路建设高峰期的到来。管道采用外径0和Φ90,内径纯橡胶管成孔 b、橡胶管的安设在梁体内采用钢筋定位网的方法固定胶管。定位网的位置是按设计要求的孔道曲线焊接钢筋网,钢筋网应使制孔装置上下左右均不能移动,并使孔道顺直不死弯。 为便于抽拔胶管,每个孔道由两段胶管接成,抽拔时从梁的两端反方向抽出。胶管的接头处的为适应我国经济的发展,缓解问题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不便,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应用范围将更加广阔,因此我们应加强提高预应力技术水平的科研工作。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预应力混凝土工程的研究相对落后。凭借我们已有的强大队伍,和一些单位在预应力技术推广应用中的创收实力完全可以承担和完成这项重要的科研任务。同时,设计和施工的分离也是影响我国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迅速发展的因素之一。因此有必要成立大型强而有力的预应力混凝土工程公司,承担重大预应力混凝土工程,并担负新技术开发研究,并做好与设计和施工之间的联系,以提高我国的预应力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350km/h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暂行技术条件》铁科技 [2004]120号 《高速3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简支箱梁技术交底报告》 《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3-2005 《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箱梁暂行技术条件》铁科技[2005]101号 《客运专线铁路桥涵用高性能混凝土技术条件》铁科技[2005]101号 《客运专线铁桥梁混凝土桥面防水层暂行技术条件》(修订版)铁科技[2007]56号及2007年铁道部传真电报TB69号文要求 《客运专线桥梁伸缩装置暂行技术条件》铁科技[2005]101号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03 《铁路工程预应力筋用夹片式锚具、夹具和连接器技术条件》TB/T3139-2008 《铁路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管道压浆技术条件》TB/T3192-2008 《钢筋砼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07 《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 附录 致谢 衷心感谢导师郭金敏对本人的精心指导。从论文的选题到具体的工作都得到了老师详细的指导,严谨治学的精神和认真工作的态度深深的影响着我,使我终身受益。在此向老师表示深深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感谢河南城建学院诸位老师对我的培养和教育。 感谢在实习过程中指导和帮忙收集资料的同事和前辈们。 感谢关心和帮助过我的同学们! 本图尺寸以米为单位 梁静载试验加载示意图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