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成语文化差异及翻译技巧.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英汉成语文化差异及翻译技巧摘要:英汉两种语言中都存在大量成语,都具有结构稳定、言简意赅、生动形象的特点,但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较大,在翻译成语时,不能只从字面理解而忽视文化内涵,否则就会造成表述错误,引起误解。在英汉成语互译时应对比其文化差异,考虑直译、意译、借用和归化等多种译法。
关键词:文化差异;成语;互译技巧
成语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是人们在长期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千锤百炼创造出来的,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能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色和不同语言国家的文化差异。由于英汉两种语言所形成的地域不同,人民的生产方式不同,两国的历史条件、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不同,故而形成了英汉成语的迥异。从形式上看,英语成语至少是由两个以上的单词组成的,结构和形式不像汉语成语那么整齐。汉语成语绝大多数以四字格式出现,结构比较规律。从成语的字面意义看,英语成语和汉语成语既有相似或相同之处,也有相差甚远或截然相反的地方。英汉习语的翻译如果只注意对字面的理解,而忽略其文化内涵,就容易造成错误。
一、翻译技巧
1.直译法
成语如在意义和用法上与目的语对等或基本对等的可采用直译,原成语中的比喻或形象一致,翻译时可直接使用,只要意思清楚,读得上口,就能为外国读者所接受,还可以给读者一种生动感和亲切感。例如:From the continued existence of the old theory.“an eye for an eye”condemned to death over nineteen hundred years ago,but still dying very hard m this Christian Country.一句中习语an eye for an eye出自《圣经》的《旧约“以眼还眼”,符合原文也能被中国读者接受,这个习语已被汉语吸收并固定下来。汉语成语“跑了和尚跑不了庙”可以译为“The monk may run away,but not his temple”,既保留了形象,又简单明了。又如英语Unless youve an ace up your every,we are dished.一句中have an ace up to ones sleeve是西方玩牌赌博时事先藏于袖中的“王牌”,此句可直译成“除非你手中藏有王牌,否则我们是输定了”。其他成语如:fish in troubled water浑水摸鱼,Walls have ears隔墙有耳,To add fuel to the fire火上加油a drop m the ocean沧海一粟,Practice makes perfect熟能生巧,Misfortunes never come singly 祸不单行,Time is money时间就是金钱,Reckless youth makes rueful age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直译加注法
有些成语直译后,仍不能把原意清楚准确地表达出来,就可采用直译加注释法。它们主要是一些具有文化含义的成语,翻译时多用加注或释义。例如:to shed crocodile tears.流鳄鱼眼泪――假慈悲。The apples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wall are the sweetest.隔墙的苹果最甜――这山看着那山高。Fish begins to stink at the end.鱼要腐烂头先烂――上梁不正下梁歪。The best fish swim(are)near the bottom.好鱼居水底――有价值的东西不能轻易得到。
3.借用法
由于文化背景不同,有的英语习语形象比喻与汉语成语不同,原文的形象有时不符合中国习俗,但都表达同一个含义,这种习语在翻译中可以借用。例如:Some prefer turnips and others pears.如果译为“有人喜欢萝卜,有人喜欢梨”。不太为中国读者所理解和接受,可以借用汉语的成语“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又如at(on)the Greek cal-ands.calends是古罗马人对每月的第一天的称呼,而在希腊古历中却没有calends这个概念,所以,如果说把事情拖到at(on)the Greek calends,那一定是永远别指望实现了,相当于汉语的“猴年马月”这种说法。其他成语如:
black sheep害群之马,to fish in the air水中捞月,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一箭双雕,look for a needle in a haystack大海捞针,to spend money like water挥金如土。
4.意译
成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