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适应性考试物理试题.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4-2015学年下期高二适应性考试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1-7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8-10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类比法和科学假说法、建立理模型法等等,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根据速度定义式v=Δx/Δt,当Δt非常非常小时,Δx/Δt就可以表示物体在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
B.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
C.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该实验应用了控制变量法
D.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v行驶了全程的一半,然后匀减速行驶了一半,恰好停止,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
A、 B、 C、 D、
3、如图所示,将一个质量为m的球固定在弹性杆AB的上端,今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缓慢拉球,使杆发生弯曲,在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增大的过程中,AB杆对球的弹力方向为A.始终水平向左
B.始终竖直向上
C.斜向左上方,与竖直方向的夹角逐渐增大
D.斜向左下方,与竖直方向的夹角逐渐增大4.如图所示,两个梯形木块A、B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B之间的接触面倾斜,A的左侧靠在光滑的竖直墙面上.关于两个木块的受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之间一定存在摩擦力
B.A可能受三个力作用
C.A一定受四个力作用
D.B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方向向右
如图7,游乐场中,从高处A到水面B处有两条长度相同的光滑轨道。甲、乙两小孩沿不同轨道同时从A处自由滑向B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甲的切向加速度始终比乙的大
B.甲、乙在同一高度的速度大小相等
C.甲、乙在同一时刻总能到达同一高度
D.甲比乙先到达B处
6.木块A、B分别重50N和70N,它们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与A、B相连接的轻弹簧被压缩了5 cm,系统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己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00 N/m。用F=7N的水平力作用在木块A上,滑动摩擦力近似等于最大摩擦力。如图所示,力F作用后
A.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0N
B.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2N
C.弹簧的弹力是12N
D.木块B受摩擦力大小为12N
7、如图所示,一小球用轻绳悬于O点,用力F拉住小球,使悬线保持偏离竖直方向75°角,且小球始终处于平衡状态。为了使F有最小值,F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应该是( )
A.90° B.45° C.15° D.0°
8、一物体沿直线运动,其v- t图象如图所示,则关于该物体的运动情况,下述正确的是:()
A、第1s末物体的位移和速度都改变方向
B、第2s末物体的位移和速度都改变方向
C、前4s内物体的位移为零
D、第1s末、第3s末、第5s末物体所在的位置相同A.速度不断加速度为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后做匀直线运动
B速度不断加速度减为零时停止运动
C速度减小零,然后又反向做加速运动,后匀速直线运动
D速度不断减小,到加速度为零时度减到最小后匀速直线运动.
某物体牵引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运动,计时器每隔T=0.02s打出一点,从纸带上已测得连续8个时间间隔T内的位移,如图所示,AB=5.62cm,BC=5.23cm,CD=4.85cm,DE=4.47cm,EF=4.08cm,FG=3.70cm,GH=3.31cm,HI=2.92cm。①这是不是匀变速运动?? 。②若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则物体的加速度a的大小为 m/s2。③B点的时速度υB= m/s
(1)上述两种方案中,你认为更合理的方案是 ,理由是
。
(2)该同学在木块上加放砝码,改变木块对木板的压力,记录了5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1 2 3 4 5 砝码/个数 0 1 2 3 4 砝码对木块压力/N 0 2.00 4.00 6.00 8.00 测力计读数/N 1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