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技术》复习提纲(整理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机械制造技术》复习提纲(整理版)
第一章 概论
1掌握工艺系统的概念。掌握机床上工件表面的四种成形方法(轨迹法、成形法、展成法、相切法)。P5
工艺系统:由机床、刀具、夹具、和工件组成的系统称为机械加工工艺系统;
轨迹法:利用刀具作一定规律的轨迹运动对工件进行的加工方法;
成形法:利用成型刀具对工件进行加工的方法;
展成法:利用刀具和工件作展成切削运动进行加工的方法;
相切法:利用刀具边旋转边作轨迹运动对工件进行加工的方法;
2掌握切削用量三要素。P8
(1)切削速度 它是切削刃上选定点相对于工件的主运动线速度;(2)进给量 当主运动旋转一周时,刀具或工件沿进给方向上的位移量;(3)被吃刀量 车削时是工件上待加工表面与已加工表面间的垂直距离;
3 熟悉12类机床的名称与代号(如MM1432A的意义),机床的主参数和第二主参数的意义是什么?P9
机床名称:车床、钻床、镗床、磨床、齿轮加工机床、螺纹加工机床、铣床、刨床、拉床、特种加工机床、锯床、其他机床
4 掌握传动链的概念,如何区分一条传动链是外联系传动链还是内联系传动链?P13
传动链:机床上为得到所需要的运动,需要通过一系列的传动件把执行件和动力源连接起来,称为传动联系。组成传动连接的一系列传动件称为传动链;
内、外联系传动链之间的区别:传动链的两个末端元件的转角或位移量之间如果有严格的比例关系要求,这样的传动链称为内传动链,反之;
5 常用刀具材料有哪些?目前使用量最大的刀具材料是哪两种?熟悉硬质合金的分类及选用。
常用的刀具材料有:碳素工具钢、合金工具钢、高速钢、硬质合金刚、陶瓷、金刚石、立方氮化硼等。
目前使用量最大的刀具材料是高速钢和硬质合金刚;
硬质合金:1)钨钴类硬质合金(YG);2)钨钛钴类硬质合金(YT);3)万用类硬质合金;
6 掌握普通外圆车刀切削部分的构成要素(三面两刃一尖)。P25
前刀面:切削过程中切屑流出所经过的刀具表面;主后刀面:切削过程中与工件过渡表面相对的刀具表面;
副后刀面:切削过程中与工件已加工表面相对的刀具表面;主切削刃:前刀面与主后刀面的交线。它担负主要的切削工作;副切削刃:前刀面与副后刀面的交线。它配合主切削刃完成切削工作;刀尖:主切削刃与副切削刃连接处的一小段切削刃;
7 掌握车刀静止参考系中基面、切削平面的概念,掌握正交平面系中车刀的6个基本角度的概念及其测量平面(图1.21)。P26
基面:指过主切削刃上的选定点,垂直与主运动方向的平面;
切削平面:指过主切削刃上的选定点,与主切削刃相切
正交平面:指过主切削刃选定点,同时垂直于基面与切削平面的平面;
前角 :是指前刀面与基面之间的夹角; 后角 :是指后刀面与切削平面之间的夹角;
楔角 :前刀面与后刀面的夹角; 主偏角 :是指主切削平面与假定进给方向之间的夹角;
副偏角 :是指副切削平面与假定进给反方向之间的夹角; 刀尖角 :是指主切削平面与副切削平面间的夹角;
8 掌握基准的概念、工艺基准的分类。
基准概念:基准就是在零件上用以确定其他点、线、面的位置所依据的点、线、面;
工艺基准的分类:(1)工序基准 在工序图上使用的基准称为工序基准;(2)定为基准 加工时,使工件在机床或夹具中占有一正确位置时所用的基准;(3)测量基准 工件在测量时使用的基准;(4)装配基准 在装配时,用来确定零件或部件在机器中的位置所用的基准;
9 掌握工件定位的三种方式。掌握“六点定则”,学会分析限制自由度与加工要求的关系。P43
工件定位的三种方式:(1)直接找正定位(2)划线找正定位(3)用夹具定位;
六点定则:用空间合理布置的6个支撑点限制工件的6个自由度,使工件的位置完全确定;
第二章 金属切削基本原理
1理解金属切削过程的实质(挤压过程),理解刀—屑接触区的摩擦特点P57,掌握刀瘤的成因及其对切削过程的影响,前角与切削速度如何影响切削变形?P62
金属切削过程的实质:工件切削层在刀具前刀面的挤压下产生塑性变形,变成切屑的复杂过程;
第一变形区:是切屑形成的主要区域,在刀具前面推挤下,切削金属发生变形;
第二变形区:切屑沿前面流动时,进一步受到刀具前刀面的挤压,在刀具前刀面与切屑底层产生了剧烈摩擦,使切屑底层的金属晶粒纤维化;
第三变形区:工件基体上留下的材料表层经过刀具钝圆切削刃和刀具后刀面的挤压、摩擦,使表层金属产生纤维化和非晶粒化,使其显微硬度提高;并且在刀具后面离开后,已加工表面表层和深层金属都要产生回弹,从而产生表面残留应力;
刀瘤的成因及其对切削过程的影响:由于刀屑接触面很洁净,切削塑性材料时,在黏结摩擦和滞留的作用下,当前刀面上的温度和压力适宜时,切屑底层金属黏结在前刀面的刃口附近,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