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机械制造复习整理版.doc

发布:2017-06-18约1.77万字共2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1章机械加工方法与切削机床 1.什么是顺铣,什么是逆铣? 顺铣:主切削运动速度方向与工件进给运动方向相同 逆铣:主切削运动速度方向与工件进给运动方向相反 2.齿轮加工有哪两种方法? 成形法和展成法 3.主运动与进给运动对不同机床的反映形式 车床:工件旋转做主运动,车刀做进给运动 铣床:铣刀旋转做主运动,工件做进给运动 刨床:刀具的往复直线运动为主运动,工作台带动工件做间歇进给运动 钻床:刀具的旋转做主运动,刀具的轴向运动是进给运动 第2章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 1.金属切削过程的实质是什么? 金属切削过程就是刀具从工件上移除多余的金属,使工件得到符合技术要求的几何精度和表面质量的工程。 2.切削运动可分为哪两类? 分为主运动和进给运动。 ▲主运动:主运动的速度最高、消耗的功率最大。主运动在切削过程中只能有一个 ▲进给运动:此运动的速度较低、消耗的功率较小,是形成已加工表面的辅助运动。进给运动可以有一个或几个。 3.切削用量的主要参数有哪些,各自含义是什么? 参数有切削速度,进给量,背吃刀量。 ▲切削速度v:切削加工时,刀具切削刃上选定点相对工件的主运动的速度。 ▲进给量f:在工件或刀具主运动每转一转或每一行程时,刀具和工件之间在进给运动方向上的相对位移量。 ▲背吃刀量a:在垂直主运动方向和进给运动方向的工作平面内测量的刀具切削刃与工件切削表面的接触长度。 4.试述车刀前角、后角、主偏角、副偏角和刃倾角的作用,并指出如何选择。 ▲前角的功用 前角的功用是在满足切削强度的前提下,使切削刃锋利,增大前角能减少切削变形和刀具磨损,改善加工质量、抑制积屑瘤,但前角过大会削弱切削刃的强度及散热能力易造成崩刃 ▲前角的选择 前角选择的原则是,在达到刀具寿命的前提下,应选取较大的前角 (1)工件材料的性质 工件材料的强度、硬度低,塑性大应选取较大值,材料的强度、硬度高,应选取较小值 (2)刀具的材料 刀具材料强度、韧性高,前角可取较大值,反之取较小值。如高速钢取较大的前角,硬质合金取较小值 (3)加工形式 粗加工前角取较小值,精加工前角取较大值 ▲后角的功用 后角的主要功能是减小与切削表面的摩擦,同时也影响着刃口的锋利和强度 后角的选择 后角的选择原则是在不产生摩擦的条件下,应适当选取较小的后角 (1)切削厚度 切削厚度薄,后角应取较大值,反之,后角取较小值 (2)刀具的形式 对于定尺寸刀具(如拉刀)为延长刀具寿命,后角应取较小值 ▲主偏角的功用 主偏角主要影响各切削分力的比值,也影响切削层截面形状和工件的表面形状,当主偏角减少时,F减小,F增加,有可能使工件产生弯曲并在切削时产生振动 ▲主偏角的选择 主偏角的选择原则是,在工艺系统刚度允许的前提下,应选较小的主偏角 ▲副偏角的功用 副偏角主要影响已加工表面的粗糙度,同时也影响切削分力的比值,副偏角减小,表面粗糙度值小,但会增加背向力 ▲副偏角的选择 一般选取10~15,为保证切断刀的强度可以取1~2 ▲刃倾角的功用 刃倾角的功用主要是控制切屑流向,使刀刃锋利的同时改变切削刃的工作状态 ▲刃倾角的选择 精车为0~5,粗车为0~-5,断续车为-30~-45 5.车外圆时,车刀装的过高或过低,偏左或偏右,刀具角度会发生哪些变化?什么情况下可以利用这些变化? ▲车外圆时,车刀装的过高会使刀具工作前角增大,工作后角减小, 刀尖低于工作中心工具工作前角减少,工作后角增大。 ▲刀杆偏左时,车刀的工作主偏角将减少,工作副偏角将增大。 刀具偏右时,主偏角将增大,副偏角将减少。 6.偏角的大小对刀具耐用度和三个切削分力有何影响?当车削细长轴时,主偏角应选得较大还是较小,为什么? ▲主偏角减小,进给量和背吃刀量不变时,刀具耐用度将提高 ▲主偏角对主切削力的影响并不大,当K=60~75时,主切削力最小,但对F、F的影响较大,随着主偏角的增大,进给力F增大,而背向力F减小 ▲在车削刚性较差的细长轴时,选择较大的主偏角,就是为了减小对F的影响 7.常用的刀具材料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常用的有高速钢、硬质合金、涂层刀具、陶瓷刀具和超硬材料刀具。 ▲高速钢:有较高的强度,韧性和耐磨性,而且工艺性较好,可广泛用于制造中速切削及形状复杂的刀具。典型牌号:W18Cr4V W6Mo5Cr4V2 ▲硬质合金:硬度、耐磨度、耐热性好,但抗弯性比高速钢低,冲击韧性差,切削时不能承受大的振动和冲击负荷。工艺性较差,通常不用于制造复杂刀具 ▲涂层合金:解决刀具材料中硬度,耐磨与强度,韧性之间矛盾的一个有效措施。 ▲陶瓷刀具:有很强的硬度和耐磨性,有很强的耐热性,有很高的化学稳定性,有较低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