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语文六年级下期课内阅读一.doc

发布:2017-06-18约2.26万字共1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六年级语文课内阅读训练 课内阅读一 在治水过程中,最艰巨的工程是开凿龙门。龙门是一座大山,高高地横在黄河当中,挡住了奔腾直下的河水的去路,河水只好绕道从山脚下一条狭窄的河道穿过。每当水量增大时,河水就四处横溢,泛滥成灾。大禹不怕辛苦,不畏艰险,带领人们一点儿一点儿地开凿。夏天,烈日当空,山石被晒得滚烫,大禹汗流浃背,仍然不停地干着;到了晚上,还要对付毒虫猛兽的袭击。冬天,北风呼啸,天寒地冻,大禹一镐一镐地挖着冻得坚硬的土地,手都磨出了血泡,可他毫不在乎,稍稍休息一下,又干了起来。为了治水,大禹还曾经“三过家门而不入”。人们都被感动了,在大禹的带领下,齐心协力地干着。冬去春来,整整花了五年的时间,巨大的龙门山终于被劈开了一个大口子,河水顺畅地流向了大海。看着滚滚流去的河水,人们个个兴奋不已,围着大禹欢呼雀跃。大禹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2分) 毫不在乎: 齐心协力: 2.这段话写 ( ),表现出了大禹( ) 的精神品质 3.用“ ”画出第一自然段的中心句。(2分) 4.“汗流浃背”“磨出了血泡”“毒虫猛兽的袭击”“冻得坚硬的土地”,突出了什么?说明了什么? 答: 5.从文中“仍然不停地干着”“毫不在乎”“三过家门而不人”,体会大禹的什么精神品质?(1分) 答: 8.“人们都被感动了”人们是被大禹的什么精神感动的?(1分) 答: 9、请用“齐心协力”造一个句子。(1分) 答: 10、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觉得神话故事两个主要的特点是什么?(2分) 答: 课内阅读二 当时,商鞅要在秦国实行变法是很困难的。这一方面是因为一些旧贵族对变法持反对意见,另一方面老百姓也不相信秦孝公会真心实意地进行改革。 面对重重困难,商鞅心想:要在秦国进行改革,首先就要取得老百姓的信任,只有这样,才能在全国建立起一种诚信守法的良好社会风尚,从根本上保证变法的成功。于是,他在新的法令颁布之前,冥思苦想了好几天,终于想出了一个取得老百姓信任的好办法。 …… 小伙子噌噌噌地地登上了城楼,不一会儿,手捧五十两黄金,喜笑颜开地走了下来。这时,商鞅郑重地对大家说:“为了使咱们的国家强大起来,我受大王的委任,负责推行新法。今后,凡是按新法办事的,都有重赏,就像这位扛大木柱的人一样。可是,要是谁胆敢违抗法令,我定斩不饶!”说完,他便叫人把新的法令条文挂了出来。 商鞅“立木取信”一事在全国上下引起了很大的震动。它不但为朝廷树立了一个言而有信、说到做到的形象,而且为新法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解释词语。(2分) 冥思苦想: 喜笑颜开: 2、请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前两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2分) 答: 3、请用“ ??”画出第一个自然段的中心句。(2分) 4、第一自然段围绕中心句主要讲了哪几个方面的情况。(4分) 答:?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