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版)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9章 电化学基础 第1节 原电池 化学电源学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1节 原电池 化学电源
考试说明
1.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能写出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2.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
命题规律
本节内容是高考的常考点,其考查形式一般以新型能源电池或燃料电池为载体,考查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电极反应式的书写、电子或电流的方向及溶液pH的变化等;原电池的应用主要考查原电池的设计、电化学腐蚀及解释某些化学现象等,主要以选择题、填空题形式出现。考点1 原电池及其工作原理
1.概念和反应本质
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反应本质是氧化还原反应。
2.构成条件
(1)一看反应:看是否有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发生(一般是活泼性强的金属与电解质溶液反应)。
(2)二看两电极:一般是活泼性不同的两电极。
(3)三看是否形成闭合回路,形成闭合回路需三个条件:
电解质溶液;两电极直接或间接接触;两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
3.工作原理(以铜一锌原电池为例)
(1)只有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才能设计成原电池。
(2)活泼性强的金属不一定作负极,但负极一定发生氧化反应。
(3)电子不能通过电解质溶液,溶液中的离子不能通过盐桥。
(4)负极失去电子总数一定等于正极得到电子总数。
(5)盐桥的组成和作用
盐桥中装有饱和的KCl、KNO3等溶液和琼脂制成的胶冻。
盐桥的作用:a.连接内电路,形成闭合回路;b.平衡电荷,使原电池不断产生电流。
【基础辨析】
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CaO+H2O===Ca(OH)2,可以放出大量的热,故可把该反应设计成原电池,把其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2)在原电池中,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一定是负极。(√)
(3)其他条件均相同,带有“盐桥”的原电池比不带“盐桥”的原电池电流持续时间长。(√)
(4)某原电池反应为Cu+2AgNO3===Cu(NO3)2+2Ag,装置中的盐桥内可以是含琼脂的KCl饱和溶液。(×)
(5)因为铁的活泼性强于铜,所以将铁、铜用导线连接后放入浓硝酸中组成原电池,必是铁作负极、铜作正极。(×)
(6)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组成原电池的两极,活泼金属一定作负极。(×)
题组一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1.在如图所示的8个装置中,属于原电池的是( )
A. B. C. D.
答案 D
解析 根据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可知:中只有一个电极,中两电极材料相同,中酒精不是电解质,中两电极材料相同且无闭合回路,故不能构成原电池。
2.如下图是Zn和Cu组成的原电池示意图,某小组做完该实验后,在读书卡片上作了如下记录,其中合理的是( )
A. B. C. D.
答案 D
解析 由图可知,该电池反应为:Zn+H2SO4===ZnSO4+H2↑,活泼金属Zn作负极,Cu作正极;外电路中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错误;Zn失去电子被氧化成Zn2+,失去的电子经外电路流向正极,溶液中的H+在正极上得到电子,析出H2,、、正确。
题组二 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
3.原电池的电极名称不仅与电极材料的性质有关,也与电解质溶液有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1)(2)中Mg作负极,(3)(4)中Fe作负极
B.(2)中Mg作正极,电极反应式为6H2O+6e-===6OH-+3H2↑
C.(3)中Fe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
D.(4)中Cu作正极,电极反应式为2H++2e-===H2↑
答案 B
解析 (1)中Mg作负极;(2)中Al作负极;(3)中铜作负极;(4)是铁的吸氧腐蚀,Fe作负极。
4.用铜片、银片、Cu(NO3)2溶液、AgNO3溶液、导线和盐桥(装有琼脂-KNO3的U形管)构成一个原电池(如图)。下列有关该原电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在外电路中,电子由铜电极流向银电极
正极反应:Ag++e-===Ag
实验过程中取出盐桥,原电池仍继续工作
将铜片浸入AgNO3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与该原电池反应相同
A. B. C. D.
答案 B
解析 该原电池中铜作负极,银作正极,电子由铜电极流向银电极,正确;该原电池中Ag+在正极上得到电子,电极反应为Ag++e-===Ag,正确;实验过程中取出盐桥,不能形成闭合回路,原电池不能继续工作,错误;该原电池的总反应为Cu+2Ag+===Cu2++2Ag,正确。
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
考点2 原电池原理的应用
1.比较金属活泼性强弱
两种金属分别作原电池的两极时,一般作负极的金属比作正极的金属活泼。
2.加快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
一个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设计成原电池时反应速率加快。例如,在Zn与稀H2SO4反应时加入少量CuSO4溶液能使产生H2的反应速率加快。
3.设计制作化学电源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