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31讲 原电池 化学电源学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31讲 原电池 化学电源
一、原电池原理
1.概念和反应本质
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反应本质是氧化还原反应。
2.构成条件
(1)有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一般是活泼性强的金属与电解质溶液反应)。
(2)活泼性不同的两电极。
(3)形成闭合回路,形成闭合回路需三个条件:
①电解质溶液;②两电极直接或间接接触;③两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
3.工作原理(以铜—锌原电池为例)
(1)反应原理
(2)盐桥的组成和作用
①盐桥中装有饱和的KCl、KNO3等溶液和琼脂制成的胶冻。
②盐桥的作用:a.连接内电路,形成闭合回路;b.平衡电荷,使原电池不断产生电流。
二、化学电源
1.一次电池
2.二次电池
铅蓄电池(电解质溶液为30%H2SO4溶液)
(1)放电时的反应
负极反应:Pb-2e-+SO===PbSO4,
正极反应:PbO2+2e-+SO+4H+===PbSO4+2H2O,
总反应:Pb+PbO2+2H2SO4===2PbSO4+2H2O。
电解质溶液的pH增大(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充电时的反应
阴极反应:PbSO4+2e-===Pb+SO,
阳极反应:PbSO4+2H2O-2e-===PbO2+4H++SO,
总反应:2PbSO4+2H2OPb+PbO2+2H2SO4。
3.燃料电池
(1)氢氧燃料电池
①氢氧燃料电池是目前最成熟的燃料电池。
②燃料电池的电极本身不参与反应,燃料和氧化剂连续地由外部供给。
(2)甲烷燃料电池
①碱性介质中:
负极:CH4-8e-+10OH-===CO+7H2O,
正极:2O2+8e-+4H2O===8OH-,
总反应:CH4+2O2+2KOH===K2CO3+3H2O。
②酸性介质中:
负极:CH4-8e-+2H2O===CO2+8H+,
正极:2O2+8e-+8H+===4H2O,
总反应:CH4+2O2===CO2+2H2O。
1.正误判断,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不是所有氧化还原反应都可以设计成原电池。( )
(2)在原电池中,负极材料的活泼性一定比正极材料强。( )
(3)带有“盐桥”的原电池比不带“盐桥”的原电池电流持续时间长。( )
(4)原电池工作时,溶液中的阳离子向负极移动,盐桥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 )
(5)在锌铜原电池中,因为有电子通过电解质溶液形成闭合回路,所以有电流产生。( )
(6)在原电池中,正极本身一定不参与电极反应,负极本身一定要发生氧化反应。( )
答案 (1)√ (2)× (3)√ (4)× (5)× (6)×
2.教材改编题
(据人教必修二P44 T1)原电池是利用______________反应、将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的装置。其中,负极是电子________的一极,发生________反应;正极是电子________的一极,发生________反应。
答案 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 化学 电 流出 氧化 流入 还原
考点1 原电池的原理
典例1 在如图所示的8个装置中,属于原电池的是( )
A.①④ B.③④⑤ C.④⑧ D.②④⑥⑦
解析 根据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可知:①中只有一个电极,③中两电极材料相同,⑤中酒精不是电解质,⑧中两电极材料相同且无闭合回路,故①③⑤⑧不能构成原电池。
答案 D
1.原电池的判断方法
(1)先分析有无外接电源,有外接电源的为电解池,无外接电源的可能为原电池。
(2)然后依据原电池的形成条件分析判断,主要是“四看”:
(3)多池相连,但无外接电源时,两极活泼性差异最大的一池为原电池,其他各池可看做电解池。
2.判断原电池正、负极的五种方法
1.下列有关铜锌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盐桥中的Cl-移向CuSO4溶液
B.电池总反应式为Zn+Cu2+===Zn2++Cu
C.在外电路中,电子从正极流向负极
D.取下盐桥,原电池仍可工作
答案 B
解析 盐桥中的Cl-移向负极,即移向ZnSO4溶液,A错误;B正确;原电池工作时,电子从电池负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C错误;取下盐桥,不能形成闭合回路,原电池不能工作,D错误。
2.下列有关对下图所示铜锌原电池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电池通过阳离子的移动,保持溶液中电荷平衡
B.电池工作时,电流表指示出从Zn极到Cu极的电流方向
C.电池工作过程中,乙池的c(SO)逐渐减小
D.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甲池中溶液质量明显增大
答案 A
解析 原电池中是阳离子交换膜,故该电池通过阳离子的移动保持溶液中电荷平衡,A正确;电池工作时,电子从Zn极流向Cu极,而电流方向相反,B错误;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两池中c(SO)不变,C错误;甲池锌为负极,电极反应为Zn-2e-===Zn2+,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