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文学概论(高起专)》练习题一.doc

发布:2017-03-01约4.73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文学概论》练习题一 一、判断题 1. 艺术构思是整个文学创作活动的中心环节,是在头脑中把生活素材转化为整体内心形象结构的思维过程。( ) 2.作家笔下的世界是作家对现实生活的独特理解并根据这种理解进行重新创造的结果。( ) 3. 在现代叙事作品中,情节构成的几个要素不一定都齐全,而且在叙事中还往往会颠倒它们的顺序。( ) 4.一般说来,阅读身份主要是在现实的阅读活动中形成并体现出来的,因而读者在进入实际阅读活动之前所具有的原来身份,不会在文学阅读中起重要作用。( ) 5.一个事件在叙述中具有相对独立性,所以一个事件就是一个叙述单位。( ) 6. “灵感”作为创造性思维活动的一种超常的心理状态,在其偶然性的表面现象中,存在着必然的因素。( ) 7.形象是文学意义的中介形式。( ) 二、填空题 1.在文学语言陌生化的过程中,可以使用多种写作技巧,如比喻、借代、对比、夸张等。比喻一般分为( )、( )与( )等几种。 2.历史上对文化的解释中贯穿着一个核心意义,即文化是( )的文化,( )是文化形成、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3.在西方,对文学的分类是由公元前4世纪的古希腊哲学家( )所开创的。 4.“文学文本只有当其被阅读时才能起反应”,这句话的作者是( )。 5.叙事性作品是通过生活事件的叙述和具体环境的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的,( )、( )、( )是叙事作品题材的三要素。 6. 关于文学的源泉问题,历史上曾出现了三种主要的说法:( )、( )、( )。 7. 人们把由文学语言体现出来的艺术价值称为( )。 三、单项选择题 1.艺术构思过程中,作家的构思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一般来说,最常用的方式是( )。 A 综合法 B 分析法 C 概括法 D 提炼法 2.韦勒克说:“最古老的答案之一是把诗当作一种‘人工制品’,具有像一件雕刻或一副画一样的性质,和它们一样是一个客体。”下列说法不符合韦勒克原意的是( ) A文学作品的存在就是印刷品 B文学主要是一种客观存在 C文学需要作家的主观创造 D诗、雕刻和绘画在性质上没有什么区别 3.在文学体裁中,哪一种是最讲究真实性的文体:( ) A诗歌 B散文 C小说 D戏剧 4. 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这两句话强调的是文学的( ) A.审美功能 B.教育功能 C.认识功能 D.评价功能 5.( )是叙事性文学作品内容构成的要素之一,它是指叙事作品中表现人物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系列生活事件的发展过程。 A 故事 B 情节 C叙事 D布局 6. 德谟克利特说:“从蜘蛛我们学会了织布和缝补;从燕子学会了造房子;从天鹅和黄莺等歌唱的鸟学会了歌唱。”从文艺的起源的角度来看,这句话强调的是:( ) A文艺起源于劳动 B文艺起源于巫术 C文艺起源于游戏 D文艺起源于模仿 7. 为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情感,特意重复某个词、短语、句子或某种句式的抒情话语方式是( )。 A反复 B反讽 C对偶 D反诘 四、多项选择题 1.作为文学创作主体的作家,对社会生活这一客体的观察了解,有着自身的特殊要求。( ) A 要从审美的特定视角出发。 B 要着重于直接素材的挖掘。 C 要力求全面、广博、多样。 D 要尽可能细致入微。 2.历史上对文化这个概念的解释有:( ) A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事物的总和 B文化是包含着人类精神价值的综合性实体 C文化即是知识 D文化是一种符号形式 E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精神产品的总和 3.五四以来在中国最流行的文学分类之一“三分法”,按照表情达意、塑造形象的不同方式把文学分为:( ) A叙事文学 B抒情文学 C戏剧文学 D影视文学 4.文学阅读活动的对象包括( ) A.文学作品 B.以文字为载体的所有作品 C.作者 D.读者的接受 E.文本反映的社会生活 5. 情节是叙事性文学作品内容构成的要素之一,它是指叙事作品中表现人物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系列生活事件的发展过程。情节的构成离不开( ) A 事件 B人物 C场景 D 故事 6. 艺术真实生成于对客观生活事件的艺术升华,它体现为( )和( )的统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