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多媒体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例谈多媒体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使教育由“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书”的传统教学模式走向直观、生动的多媒体教学模式.数学是一门集数形关系知识于一身的学科,而多媒体教学的交互性、大容量性、快速灵活性,正好是数学课程教学的要求.但事物总存在两面性,有其利必有其弊.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来数学教学实践,对多媒体辅助数学课堂教学的优势与不足进行浅谈,并提出自己的几点思考.
一、多媒体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多媒体所具有的强大功能和展演效果,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兴趣,启发和激活学生的思维火花,克服传统板演带来的弊端,也扩展了教师教学信息量,在提高学生参与度的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有效弥补了传统教学之不足,彰显出独特的应用优势.
1.运用多媒体的声像效果,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求知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尤为重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果只是直白地提问复习引入新课,会显得平淡无奇,如果能在教学中科学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依据教学内容对教学媒体进行优化组合,就能有效调动学生的认知感官主动参与学习.在数学课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使静态的教学内容变为动态的画面,借助鲜艳的色彩引起学生注意,用直观的图形及和谐的声音使枯燥而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而具体,使数学教学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再现力,从而让学生在愉悦的状态下主动获取知识,引导学生自觉成为学习的主体.
例如:在学习必修一第三章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二分法是学生不知道的新知识,为了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笔者发挥多媒体的视听效果,播放综艺节目“幸运52”中猜物品价格的游戏.在“幸运52”中,一般是给出一种物品,然后让选手在规定的时间内猜出物品的价格,选手每猜出一个价格,主持人李咏就会告诉选手是高了还是低了,然后选手再去猜.然后,笔者告诉学生选手猜物品价格的方法用的就是二分法的思想.在这堂课的导入环节,笔者通过多媒体手段把知识的学习融入新颖别致的娱乐形式中,发挥寓教于乐的学习优势,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强烈求知欲望,进而,学生就会带着一种高昂的主动情绪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克服一切困难、充满信心地学习数学,学好数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较大幅度提升了广大学生的课堂教学参与度.
2.运用多媒体的转化释疑功能,减缓学生思维难度,突破教学重难点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数学概念、定义等知识都是静止的,也比较抽象,这给学生的理解带来一定的困难.传统的教学手段遇到的最大难题之一莫过于一些课本知识远离学生生活,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教师牵强附会地讲解这些知识点,结果学生还是没有真正理解.而多媒体教学有着巨大优势和独特功能,它图文并茂,能使静止的变为动态的,抽象的变为具体的,复杂的变为简单的,有助于显示教学过程,揭示内在的联系.因此,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适时巧妙演示,通过诱导、点拨,使学生引发联想,突破思维障碍,扩大学生的认知时空,优化认知过程,促使学生全方位、多层次理解把握知识点的本质属性,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例如:在学习必修二第一章圆柱、圆锥的侧面积的推导时,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空间想象力,对学生来说是个难点.以前的教学中,教师们常用一张纸片或实物模型反复演示、讲解,立体感差的同学,根本不知从何处展开思维,而多媒体技术的引进,对解决这类问题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在圆柱的侧面积计算公式推导过程中,笔者是这样设计课件的:一个圆柱,沿着一条母线剪开、旋转,其动态过程可反复显示,并保留圆柱的运动轨迹,然后,通过闪烁“圆柱底面圆”和“母线”,使学生注意到“圆柱底面圆的周长即它展开的长方形的一边,母线即长方形的另一边”的实质,从而完成“圆柱的侧面积即展开的长方形的面积”这一转化过程,这样相较于实物模型演示,更能增强学生的空间想象力,通过多媒体展示突破学生的立体思维障碍,从而使教学重难点得以很好地理解和掌握.
3.利用实物投影解决学生板演的弊端
在数学课堂中尤其是公开课中,很多老师喜欢让学生到讲台板演某道题目的做法.通过这位同学的解题过程来体现这道题的重点、难点、易错点,以起到示范作用.但是,这样做过于浪费时间,学生在讲台上也容易紧张,思维容易受阻,写粉笔字的能力比较差,花费的时间一般是在练习本上的几倍,往往是下面的同学要等台上的同学,无法起到范例的作用.老师让学生来板演,目的是想通过个别学生的解题过程让广大学生看到这种类型题目的正确思路和会出现的常见错误,而上来的同学却无法全面代表整个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运用多媒体,老师们完全可以通过实物投影来弥补传统板演之不足.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