膳食营养调查与评价.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营养调查与评价 营养调查(nutritional survey)是运用科学手段来了解某一人群或个体的膳食和营养水平,以此判断其膳食结构是否合理和营养状况。 2002 年开展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将第四次全国营养调查与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调查一起进行。 营养调查的内容 1.膳食调查 2.体格测量 3.营养缺乏病临床检查 4.营养状况的实验室生化指标测定 营养调查与评价的目的 1.了解不同地区、不同年龄组人群的膳食结构和营养 状况。 2.了解与食物不足和过度消费有关的营养问题。 3.发现与膳食营养素有关的营养问题,为进一步监测 或进行原因探讨提供依据。 4.评价居民膳食结构和营养状况的发展,并预测今后 的发展趋势。 5.为某些与营养有关的综合性或专题性研究课题提供 基础资料。 6.为国家制定政策和社会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一、膳食调查(dietary survey): 是调查被调查对象一定时间内通过膳食所摄取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的数量和质量,以此来评定该调查对象正常营养需要能得到满足的程度。 膳食调查通常采用的方法有称重法、记帐法、化学分析法、询问法等。 (一)膳食调查的意义和内容 1.意义 通过饮食调查可了解被调查者饮食能量 和营养素摄入的数量与质量,对照DRIs评 定其营养需要满足程度,为改进饮食结构 与合理营养提供科学依据。 2.膳食调查的内容 (1)调查期间被调查者每人每天摄入的各种 主、副食物的品种、数量; (2)计算从各种主、副食物中摄入的热能和各 种营养素的数量; (3)分析膳食结构是否科学,食物及营养素的 构成比例是否合理,各种营养素的摄入量是 否满足需要; (4)对饮食制度、餐次分配、烹调方法及其他与营养膳 食相关的内容进行调查。 (二)膳食调查方法 (一)称重法 (二)记帐法 (三)24小时膳食回顾法 (四)食物频率法/食物频数法 (五)电话调查 称重法 ①准确记录每餐各种食物及调味品的名称; ②准确称取每餐各种食物的烹调前毛重、舍去废弃部分后的净重、烹调后的熟重以及吃剩饭菜的重量; ③计算生熟比,生熟比=生食物重量/熟食物重量; ④将调查期间所消耗的食物按品种分类、综合,求得每人每日的食物消耗量; ⑤按食物成分表计算每人每日的营养素摄入量。 时间:3-6天 记账法 食物消耗量 就餐人日数的统计 平均每人每日食物的消耗量 每人每日膳食中营养素供给量的计算 24小时膳食回顾法 24h膳食回顾法:提供24h内膳食组成 食物频率问卷调查:测量个体“经常”摄入食物的量(单一的营养素调查) 时间:几天-1年以上 膳食史法:通常膳食模式的询问 1份食物摄入数量和频率的名单 三天的食物记录 食物频率法/食物频数法 食物频率法是估计被调查者在指定的一段时期内吃某些食物的频率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以问卷形式进行膳食调查,以调查个体经常性的食物摄入种类,根据每日、每周、每月甚至每年所食各种食物的次数或食物的种类来评价膳食营养状况。 电话调查 即通过电话询问的方式就所关心的膳食营养问题对受访者进行提问。电话调查是国际上已广泛采用的先进的调查手段,并已开发出计算机辅助调查软件用于筛查和深入调查。在进行大规模的人群营养流行病学调查时,目前国际上经常采用电话调查方法。 化学分析法 将调查对象一天摄入的全部熟食,在实验室进行化学分析,测定其中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含量的方法。 手续复杂,需精确测定时采用 (三)膳食调查结果的分析评价 (一)平均每日食物摄入量的计算 (二)平均每日营养素摄入量的计算 (三)膳食模式分析 (四)与DRIs 比较评价 (五)标准人食物和营养素摄入量的计算 二、体格检查 从身体形态和人体测量资料中可以较好的反映营养状况,体格大小和生长速度是营养状况的灵敏指标。体格测量的数据,越来越被认为是评价群体或个体营养状况的有用指标,特别是学龄前儿童。 主要测量项目为身高(身长)、体重、上臂围、腰围、臀围及皮褶厚度等。 1.身高测定:一般用身高坐高计,目前所常用的体重秤也可用于测身高 要求:(1)测量精度为精确到0.1cm。 (2)严格掌握“三点靠柱”(足踝、骶骨部及两肩区)和“两点呈水平”(耳屏上缘及眼眶下缘)的测量姿势。 评价:利用身高(身长)评价营养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