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文献资料阅读.ppt

发布:2018-01-19约4.57千字共2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文献资料阅读分析 材料一: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韩非子》3页 (1)在材料一所述险恶的环境下,北京人只能过什么样的生活? 材料二: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还有在火中烧过的石块、兽骨和树子等…… (2)材料二证明了什么?它所证明的事实有什么意义? 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 ——《白虎通》7页 1、这段材料反映的是什么时期的生产情况?神农为什么“教民农作”? 2、列举出这个时期我国长江、黄河流域原始居民的典型代表以及他们种植的农作物。 《史记》载:“(商纣)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巨桥之粟。”这里的“鹿台”是指 22页 在殷都附近建造巨桥粮仓和高大的鹿台,用来堆集从全国掠夺来的粮食和财宝。 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30页 材料二: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史记·商君列传》38页 通过管仲相桓公的结果以及卫鞅变法后秦国的变化,给你带来了什么启示? 重改革创新,重视人才等注 材料:“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请回答 (1)这句诗出自哪部作品? 作者是谁? (2)这句诗的意思是: 材料:“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上述话是谁的名言?这些话反映了他的什么思想? (2)他是哪家学说的创始人?记载他言论的书叫什么? 材料: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释义:(真正的大丈夫)富贵不能使之腐化堕落,贫贱不能使之改变志向,武力也不能使之屈服。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 材料二:“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胡曾 (1)材料一、二中“秦王”、“秦皇”指的都是谁?两位诗人对他的评价情感是否一样? (2)材料二中“防胡万里城”的诗句反映了哪一史实? (3)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回答“秦王扫六合”的历史意义? 答案(1)秦始皇(赢政)。不一样,李白的情感是褒扬,胡曾的情感却是贬责。 (2)秦朝为了抗御匈奴,修筑“万里长城”。 (3)意义:结束了长期以来分裂混战局面,实现了国家的统一;有利于人民安居乐业和社会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史记》 阅读下列材料: 朝廷如有大议,使使者及廷尉张汤就其家而问之。——《汉书》 请请回答:(1)文中的“其”指何人?回答:(1)文中的“其”指何人? (2)他曾向汉武帝提出了什么建议? (2)他曾向汉武帝提出了什么建议? (3)上述建议是为了实现什么目的?(3)上述建议是为了实现什么目的? 阅读材料:材料一:“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 材料二 材料:“汉与匈奴合为一家,世世毋得相诈相攻。”——《汉书》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张骞始开西域之迹。——《汉书》 材料二 材料: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张仲景 请回答:(1)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经常总结前人的经验,广泛采纳民间的药方。?? (2)这段话是张仲景写哪本书的宗旨?该书在中国医学史上有何地位? 《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3)他被后人尊称为-----“医圣”。 材料:“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材料:“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宋书 回答:(1)孝文帝改革是在什么样背景下进行的? (2)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是孝文帝改革的什么内容?材料三与孝文帝改革哪一内容有关? (3)为了学习和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孝文帝还采取了什么措施? (4)孝文帝改革的意义如何?? 《水经注》对三峡两岸猿声的描写:“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请回答: (1)引文出自《水经注》,其作者是谁? (2)这部著作有什么价值? (3)我国正在建设中的三峡工程,具有哪些综合效益? * 北京人几十个人在一起,共同劳动, 共同分享劳动果实,过着群居生活。 证明北京人已会使用天然火。 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 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这段材料反映的是原始农耕时期的生产状况。 神农“教民农作”是因为“人民众多,禽兽不足”。 长江流域原始居民的典型代表是河姆渡原始居民, 他们种植水稻;黄河流域原始居民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