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0711212008年考研政治强化班终极笔记(实用)1.ppt

发布:2017-09-23约6.26千字共4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徐生钰 第一章 导 论 宏观经济学是研究一国如何充分利用稀缺资源,以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的学说。经济增长常用国民收入的增长来衡量。 具体地说,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一国政府应该采取哪些宏观经济政策和措施,来达到增加就业、稳定价格、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和促进经济增长的目的。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宏观经济学是关于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及其目标的学问。 一、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 以单个企业或家庭的行为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它们的供求行为与价格变动之间的关系。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问题是一个国家整体经济的运作情况以及政府如何运用经济政策来影响国家整体经济的运作 二、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问题 研究的问题主要有: 国民收入(总产出——GDP) 就业问题(资源的充分利用问题) 通货膨胀(物价问题) 经济增长问题 经济周期(国民收入波动) 国际收支与汇率 核心问题:国民收入 ??? 国名???? 人均GDP 1 卢森堡 113043 2 挪威 95062 3 卡塔尔 93204 4 瑞士 67385 5 丹麦 62626 6 爱尔兰 61810 7 冰岛 55462 8 阿联酋 54607 9 瑞典 52790 10 荷兰 52019 三、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1,一国如何增加产出,提高其经济增长率? 2,为什么就业会周期性地下降?怎样才能减少失业? 3,通货膨胀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控制它? 4,在国际经济活动中,如何扩大国际贸易,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四、宏观经济变量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宏观经济总量,可能是个量相加得到的总和,如总消费是每个消费者消费量的总和,总投资是每个厂商投资的总和。也可能是个量的平均量,如价格水平是各种商品价格的平均数。 主要宏观经济变量包括,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消费量,投资量,储蓄率,货币存量,政府预算,失业率,通货膨胀率,利率,汇率等等。 五、宏观经济学基本框架 第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 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ing (SNA) 一、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 (一)国内生产总值(GDP) 是经济社会(一国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通常是一个季度或一年)内,在本土范围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反映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的全部新增价值量。体现一国的生产规模与生产能力。 GDP与GNP 国民生产总值(GNP):是经济社会(一国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通常是一个季度或一年)内,全体居民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GDP从地域角度划分的,考虑的是一国经济领土内经济产出总量(国土原则); GNP从身份角度,统计利用一国国民拥有的劳动和资本等要素所提供的产出总量(国民原则)。 GDP与GNP (二)GDP的进一步说明: 1、居民:一国常驻人口和商业机构 2、GDP是个市场价值概念。除少数例外,GDP仅仅是指为市场而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价值,非市场活动不包括在内。 GDP= ?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增加值 3、为了避免重复计算,GDP只计算最终产品价值,而不计算中间产品价值。 4、GDP仅指一个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而不是一定时间内所售出的最终产品。(是个生产概念) 5、一般是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 最终产品的价值增值 最终产品 1、最终产品(final products)指最后使用者购买的全部商品和劳务; 2、中间产品(intermediate goods)指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用的产品和劳务 支出法(expenditure approach) 又称最终产品法(final product approach);通过核算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即最终产品的总卖价来计量GNP。 采用产品支出法计算GNP时,统计对象主要包含以下项目: 1,消费(consumption):即居民支出,一般占到GDP一半以上。 2,投资:增加或更换资本(厂房、住宅、机械设备及存货)的支出 3,政府购买(government purchase):各级政府购买的产品与劳务总和。 4,净出口(net exports):出口减去进口得到的差额,表示本国最终产品有多少通过外国人支出而实现其市场价值。 GDP=C+I+G+(X-M) 消费支出(居民个人消费) C-consumption expenditure C包括 耐用消费品 非耐用消费品(易耗品) 服务(或劳务) 投资是指在一定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