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音乐第三单元《口哨与小狗》优质教案.doc

发布:2017-04-22约1.82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 MERGEFORMAT 4 《口哨与小狗》优质教案 教学目标: 1、聆听《口哨与小狗》,发挥学生想象力,感受音乐。 2、用动作来表现自己对音乐作品的内心感受。 教材分析: 《口哨与小狗》是一首通俗管弦乐小曲。它描绘了小主人公吹着口哨,和心爱的小狗在林阴道上散步的情景。曲调轻松、活泼,形象逼真、可爱。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专注地聆听音乐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聆听乐曲《口哨与小狗》。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想介绍一首乐曲给你们听听,听一下乐曲中都有谁? 2、播放乐曲《口哨与小狗》,学生可用手轻轻打拍。 问:谁听出来了?你听到了什么? 生:小狗、小鸟…… 3、小狗叫声部分。 (1)师:听到了小狗的叫声,那小狗叫了几声呢?(3声) 谁来模仿一下?谁能模仿得更像一些? (2)用节奏把小狗的叫声拍出来,然后配上狗叫声。 4、吹口哨部分。 (1)师:除了小狗,还有什么声音? 生:小朋友吹口哨,小鸟。 (2)师:小鸟的叫声是用什么模仿出来的?(口哨) 谁会吹口哨?(学生模仿) (3)总结:其实,我们人的身体就是一件乐器。那么,吹口哨这种形式大家喜欢吗?它就是用嘴巴吹出来的,但吹口哨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大家刻苦练习的,对吗?我们这里如果有喜欢吹口哨的同学好好训练一下,说不定将来会成为世界级的口哨大王呢! (4)揭题:《口哨与小狗》。 师:你们刚才听的这首曲子就是美国作曲家普莱亚专门为口哨谱曲的,名字就叫《口哨与小狗》。 二、初听乐曲。 1、小游戏。 师:老师请小朋友一起来做个游戏,愿意吗?请听好游戏的规则: (1)当听到乐曲中的口哨声出现的时候,请女同学随着音乐踏步;没有口哨时,请男孩子随着音乐踏步。 (2)乐曲中小鸟叫的地方做飞翔的动作,小狗叫的地方用手拍出节奏。 听到口哨声——女同学 没有口哨声——男同学 小  鸟——飞 翔 小  狗——节 奏 2、播放乐曲,学生随音乐律动。 (1)师:刚才女同学走了几次呀?(2次)分别是哪两次?(第1和第3)男同学走了几次?(1次)是第几次?(第2次) (2)师:这就说明这首乐曲可以分成三段,而且第一段和第三段的旋律是比较相似的,对吗? (3)师:你们听了两遍音乐之后,心情怎么样?(开心……)你们都想到了什么?(……)你们喜欢小动物吗?谁家养小狗?平时爱护它吗?我们应该把它当成自己的好朋友。 三、分段聆听。 1、第一乐段: (1)师:这首乐曲共分3段,第一段的主旋律共重复了两次,老师用2个三角形表示,中间是用一个口哨吹的长音连接起来的。我们用手势来表示一下,看你们能否听出来。 △ △ (2)聆听乐曲,学生用手势来表示重复乐句。 要求:请你们特别关注一下中间的长音,手势要表达清楚。 2、第二乐段: (1)师:第二段里面也有重复的乐句,但老师不告诉你,请你们来听一下,准备好小手。 (2)播放第二乐段。 (3)师:重复几次呀?(4次)也用图形来表示,可以设计怎样的图形?(生:……)老师设计了一个最简单的图形——竖线。 ︱ ︱ ︱ ︱ 3、第三乐段: (1)师:第三段主旋律与第一段是相似的,那老师选择与第一乐段一样的图形,好吗? (2)师:接下去,是谁呀?(生:小鸟、小狗)小鸟的叫声可用什么样的图形或线条表示? △ 小 鸟 小 狗 ● ● ● 四??音乐律动。 1、师:这三段音乐,哪一段的音色是清脆、明亮的?为什么? 生:第一段和第三段。 2、师:那第二段呢?(生:低沉……)为什么?(生:没有口哨声) 3、设计动作。 师:清脆、明亮的音乐可以设计怎样的动作?低沉一点的又能设计怎样的动作? 4、听音乐做动作。 要求:第一乐段——女同学立起来踏步,反复时朝反方向走。 第二乐段——男同学蹲下来踏步,反复时朝反方向走。 第三乐段——女同学立起来踏步。 小 鸟——飞翔 小 狗——节奏 结束句——定型动作 设计意图:通过音乐律动,使学生能积极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之中,并进一步加深对乐曲的理解。而且通过这个活动,不断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调能力。 五、教师总结。 1、师:今天同学们表现真棒,聪明极了!而且老师还发现大家都很喜欢小动物,希望小朋友们都能和小动物成为好朋友,做一个有爱心的人,好吗? 2、师生再见。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