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音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下册《口哨与小狗》评课.docx

发布:2024-05-19约1.31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微课程《口哨与小狗》评课

在赵老师执教的微视频《口哨与小狗》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一年级的孩子对这节音乐欣赏课学习兴趣浓厚,视听与设计动作相结合,让学生不仅发现了每段音乐主题的旋律特点,而且还能让学生在音乐体验中感受音乐要素在乐曲中的表现作用,培养了学生认真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在教学设计中,赵老师意在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发展学生学习音乐的感知与想象力,让学生学会欣赏音乐,会听、会想、

在赵老师执教的微视频《口哨与小狗》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一

年级的孩子对这节音乐欣赏课学习兴趣浓厚,视听与设计动作相结

合,让学生不仅发现了每段音乐主题的旋律特点,而且还能让学生在

音乐体验中感受音乐要素在乐曲中的表现作用,培养了学生认真聆听

音乐的良好习惯。

在教学设计中,赵老师意在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发展学生

学习音乐的感知与想象力,让学生学会欣赏音乐,会听、会想、会说、

会演。按照这个思路,课堂上赵老师一是引导学生进行对“小主人”、

“小狗”等角色的模仿,提高了学生的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体会创

编的乐趣;二是通过设计动作过程中运用微视频使学生初步了解乐曲

的结构、旋律和内容;三是把教学活动的内容和生活实际相联系,唤

起学生对于宠物的爱心情感,这种体验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孩子们

沉浸在了一种游戏般的欢快之中,不知不觉就接受了音高、节奏、听

辨、协调统一等等综合音乐能力的训练。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音乐教学“要坚持以音乐为本,倡导完整

而充分的聆听,并将其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

中必须突出音乐听觉体验。但是,要培养一年级学生认真、安静聆听

的习惯,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是个很大的问题,对此教师主要采用“让

学生带着问题去想象”的方式,用即兴表演等与音乐相关的活动来吸

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聆听的兴趣。而培养聆听音乐的好习惯,

最主要就是让学生会听音乐,熟悉音乐主题。于是在课的一开始,赵

最主要就是让学生会听音乐,熟悉音乐主题。于是在课的一开始,赵

老师没有过多的语言介绍,采用开门见山式的导入通过回顾微视频中的音乐片段设计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每段音乐主题所表现的音乐形象,培养了学生认真聆听音乐的习惯。当然聆听也要有一定的目的性,带着问题去听才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欣赏时,每一遍赵老师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随着遍数的增加

老师没有过多的语言介绍,采用开门见山式的导入通过回顾微视频中

的音乐片段设计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每段音乐主题所表现的音

乐形象,培养了学生认真聆听音乐的习惯。

当然聆听也要有一定的目的性,带着问题去听才能集中学生的注

意力。欣赏时,每一遍赵老师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随着遍数的增加

问题逐渐加深难度,让学生不断提高。例如在感知每一段音乐主题旋

律后,都会引导学生对乐曲结尾的口哨声和狗叫声进行讨论,从而引

入到A段主题音乐,然后让学生熟悉A段主题音乐,用动作表示听到

主题音乐的次数,孩子们很喜欢这样听节奏走动,会跟着音乐的变化

做一些自编自导的动作,甚至表情。让孩子们自由、自主地活动,能

在很大程度地减少学生的习惯性模仿和从众,真正轻松愉快的学习。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