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套卷]山东省济宁市鱼台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含答案.doc

发布:2017-06-01约4.63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鱼台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第一次月考 历史 一、选择题(每题分,共分) 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横切面来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亲属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11.电视剧《大宋提刑官》讲述的是南宋人宋慈判案的传奇故事。历史上确有宋慈其人,他主要是在地方上监察刑狱。历史上与宋慈的“提刑官”职能较为类似的有( ) ①刺史 ②都察院 ③御史台 ④参知政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2.理清历史发展线索与把握阶段性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面。依据下图显示的内容,空格处应依次填入( ) ①世卿世禄 ②门阀地位 ③才能道德 ④文化文章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D.①②④③ 13.史学家钱穆指出:“在此制度下,人民优秀分子均有参政之机会,新陈代谢,决无政治上之特权阶级。”钱穆所说的“制度”是( ) A.察举制 B.分封制 C.科举制 D.三省六部制 14.《元史》载:“世祖即位,登用老成。大新制作……”。下列选项中符合“大新制作”的是( ) A.“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 B.“诏知府公事并须长吏、通判签议连书” C.“有行省,统郡县,镇边鄙” D.“以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 15.“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其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这里的“官”隶属于( ) A.宣政院 B.中书省 C.理藩院 D.行中书省 16.明朝建国之初,太祖朱元璋认为:“夫元氏之有天下,固有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今礼所言不得隔越中书奏事,此正元之大弊。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基于这一认识,明太祖朱元璋( ) A.废除丞相制度而设立内阁 B.抑制地方势力而加强中央集权 C.重视人才选拔而维护皇权统治 D.抑制中书省和丞相权力而加强皇权 17.“(封函传递迟速)判明于函外,曰马上飞递者,不过日行三百里。有紧急则另判日行里数,或四、五百里,或六百里,并有六百里加快者。即此一事,已为前代未有者。”按这样的方式和速度传达皇帝“谕旨”的是( ) A.唐朝的尚书省 B.明朝的内阁 C.清朝的军机处 D.清朝的议政王大臣会议 18.故宫在明清时期又叫紫禁城,紫禁城的“紫”是指紫微垣,紫微垣位于天的中央,最高处共有恒星15颗,这组恒星是“运于中央,临制四方”的天帝所居住的宫殿,即“紫宫”。“禁”是指禁地。这样的建筑理念体现的实质问题是( ) A.天人合一 B.建筑功能齐全 C.皇权至上 D.国家大一统 .今天我们国家共划分为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其中“省”作为地方行政单位应起源于(  ) A.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B.周朝的分封制 C.秦朝的郡县制 D.元朝的行省制度 .秦汉时丞相一职由一人担当,到隋唐时期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到了北宋相当于丞相的官职就更多了。这一现象本质上反映了(  )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B.中央政府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 C.古代王朝丞相权力的不断分散 D.中央控制地方政府的日益严密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自明朝晚期,厦门开始有博饼习俗,中秋前后,骨子声四起,“一秀”、“二举”、“四进”、“三红”、“对堂”、“状元”,形成独特的厦门博饼文化。这种地方文化反映的是 (  ) A.等级制度 B.分封制度 C.郡县制度 D.科举制度 22.导游带领一群学生到博物馆参观,走到近代展馆前,导游在向同学们解说关于近代列强是如何一步步侵略中国,如何不断地侵占中国权益时是这么说的:“起初①美国提出了‘利益均沾’的‘门户开放’政策;接下来②取得了‘片面最惠国待遇’和‘领事裁判权’;后来③各国派兵保护东交民巷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最后④外国可以在中国开设工厂。”显然导游把列强取得这些特权的顺序弄错了,那么符合历史事实的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④①③ D.③④①② 23.《辛丑条约》第二款规定:“一、惩办伤害诸国及人民之祸首诸臣……二、上谕将诸国人民遇害被虐之城镇停止文武各等考试五年(附件八)。”这说明义和团运动被绞杀后( ) ①列强将中国民众当作主要惩罚对象 ②清政府完全顺从了列强的侵华要求 ③列强放弃对中国领土的割占要求 ④清政府认识到科举制度的局限性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③④ 24.2009年2月温家宝总理在剑桥大学演讲时说“我深爱的祖国,古老而又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