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套卷]山东省济宁市鱼台二中2013-2014学年高二3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doc

发布:2017-06-05约3.35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二中2013-2014学年高二3月质量检测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30个小题,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项最佳答案。) 1. 战国时,荀子游访秦国后,在《强国篇》中谈到:秦民风淳朴,官吏忠于职守,士大夫效忠公室,朝廷办事效率高, “故四世(自秦孝公起的四位国君)有胜,非幸也,数也”。荀子的观点可以说明( ) A.秦国的君很有作为,秦的强盛是必然的 B.秦军事上的胜利是偶然因素所致 由于秦统治政策得当,其强盛成为形势发展的必然D.封建经济发展是秦国强盛的根本原因“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大王更为臣也。”文中的“人”在客观上代表了当时谁的利益?A.没落贵族 B.立功将士 C.新兴地主 D.富裕农民臣.《吕氏春秋》载:“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这则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春秋时期铁器和牛耕的作用 B.春秋时期私田的开垦越越多 C.国君承认了私田主人的土地所有权 D.封建生产方式比井田制进步 .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最主要目的是(  ) A.吸引商人把钱财投入农业 B.鼓励人民从耕织,求功名 C.防止商人和高利贷者兼并土地 D.满足发动兼并战争的需要 .商鞅变法使秦国向封建化过渡的决定性步骤是(  ) A.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 B.建立县制,实行中央集权 C.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发展小农经济 D.按军功授爵,废除贵族特权 .下列历史现象中,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相符的是(  ) A.北方统一的实现 B.鲜卑族封建化进程的深化 C.北方民族大融合 D.北方经济的发展 .北魏孝文帝改革移风易俗的内容包括(  ) ①易服装 ②讲汉话 ③改汉姓 ④通婚姻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时人描写孝文帝改革后,“国家殷富,库藏盈溢,钱绢露积于廊者,不可较数”。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 ①财政收入大大增加 ②社会生产获得发展 ③商业有较大发展 ④丝织业比较发达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产生了深刻的社会影响,从社会进程的发展看,其最主要的表现是(  ) A.改变了单一的生活方式 B.促进了封建化进程 C.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国力 D.加速了民族间的融合 .宋神宗即位后,王安石在谈到变法设想时认为北宋国家贫困的症结在于(  ) A.开支过多 B.土地兼并 C.水利不兴 D.生产过少 .关于王安石变法的影响认识较准确、全面的是(  ) A.使北宋改变了积弱局面,与辽、西夏关系发生了重大转折 B.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C.选拔了大量人才,推动了社会进步 D.使北宋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积贫积弱的现象 .王安石对科举制度进行改革,规定“学问和品行最优者,可以不经过科举考试直接出任官职。”这说明他(  ) A.看到了科举制的弊端 B.反映了私人办学的发展 C.产生了否定科举制度的思想 D.认为地方教育大有发展17.中世纪天主教会势力扩大的措施或因素有(  ) ①整顿教会,扩展势力 ②组织十字军东征 ③封建割据势力强大,王权衰弱 ④教权高于王权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天主教会规定统一的《圣经》版本的目的是(  ) A.进一步钳制人民的思想 B.为了思想解放 C.为了繁荣各种文化 D.为了传播各种先进文化 .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的直接原因是(  ) A.教皇派人到德意志兜售赎罪券 B.德意志四分五裂的局面阻碍了经济发展 C.教会在德意志大肆搜刮财富 D.马丁·路德受人文主义的影响 .下列有关16世纪宗教改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宗教改革运动与文艺复兴运动没有关联 B.宗教改革运动受到所有世俗贵族的镇压 C.宗教改革家与启蒙思想家都抨击宗教愚昧 D.宗教改革家认为教徒自己可以通过信仰得救 ))).为了婚姻问题与教廷决裂,引发英国宗教改革的国王是(  ) A.亨利六世 B.亨利七世 C.亨利八世 D.查理一世.俄国1861年改革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废除了农奴制度 B.扩大了工业品的国内销售市场 C.完成了从手工工场向机器工厂的过渡 D.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 2.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以前,俄国已经面临着严峻的危机,主要表现在(  ) ①克里木战争失败 ②农奴制阻碍工业的发展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