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4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数一数与乘法第2课时儿童乐园教案北师大版.doc

发布:2025-04-04约1.53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1

儿童乐园

教学内容:

儿童乐园。(教材第18、19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儿童乐园”这一现实的生活情境,逐步发展并培育发觉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实力。

2.结合解决问题,经验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抽象为乘法算式的过程,初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体会乘法与生活的亲密联系。

3.会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读法,并运用加法计算得出简洁的乘法算式的结果。

重点难点:

重点:乘法算式的写法、读法及各部分的名称。

难点: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具学具:

课件。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数学王国中有一个充溢欢声笑语的地方,那就是“儿童乐园”。

课件出示:教材第18页情境图。

师:请大家细致视察,你们都看到了些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

·有乘小飞机的、划船的,还有坐小火车的。

·我发觉每架小飞机上的人数同样多,每节车厢里的人数也同样多。

·有4架小飞机,每架小飞机上有2人。

·每条船上有3人,有3条船。

……

师:同学们视察得很细致,说得很好。现在让我们依据图中的这些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一起解答,好不好?

【设计意图:让学生视察情境图,沟通发觉的信息,有利于培育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视察身边的事物和语言表达实力。】

师:把依据这幅图提出的数学问题,先在小组里沟通,并列式计算。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老师巡察,了解状况。

汇报沟通,学生可能会说:

·有多少人坐小飞机?2+2+2+2=8(人)

·有多少人坐小火车?4+4+4+4+4+4=24(人)

·划船的有多少人?3+3+3=9(人)

……

学生汇报时,老师有意识地把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板书在一起。

师:视察上面的算式,你发觉了什么?

生:每个算式中的加数是相同的。

【设计意图:乘法学问的生长点是几个相同加数的连加,所以要充分利用主题图,结合问题情境,帮助学生发觉并逐步理解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算式的含义,为理解乘法的意义做好铺垫。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感受到相同加数连加的状况在生活中到处存在。】

师:像这样的加数相同的加法算式还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今日我们一起来探讨与加法有关的乘法的学问。

(1)针对2+2+2+2=8(人)进行教学。

师:这道算式中相同的加数是几?有几个这样的加数?

生:相同的加数是2,有4个这样的加数。

师:4个2相加,也可以用乘法表示。

边说边板书2×4=8或4×2=8,并结合所写的乘法算式介绍各部分的名称和算式的读法。

(2)依据“儿童乐园”的其他问题,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先写一道连加算式,再改写为乘法算式,并说一说改写的理由。

学生可能会说:

·我数了数有6个4,就是6×4=24或4×6=24。

·有3个3,所以就是3×3=9。

……

师:4+4+4+4+4+4=4×6,6是从哪来的?3+3+3=3×3,两个乘数“3”分别表示什么?

学生在小组内探讨,老师巡察,了解状况。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验由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学会把加数相同的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谈论乘法算式中两个乘数表示的不同含义,引起学生的关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初步体会计算相同加数的连加问题,列乘法算式比较简便。】

师: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学问?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1.创设问题情境,把乘法的学习与生活亲密结合。老师充分利用了教材的主题图,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有相同加数求和的数学问题,从而感受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2.以学生为主体,注意让学生体验学问的形成过程。学生依据情境提出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赐予学生充分的空间,引导学生发觉相同加数连加与乘法的联系。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