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可用性测试中的出声思维法.pdf

发布:2017-07-23约1.24万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人类工效学  2005 年 9 月第 11 卷第 3 期 ·55 · ( ) 文章编号 2005 ·综  述 · 可用性测试中的出声思维法 周荣刚1 , 2 ,张侃1 ( 1.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北京  100101 ;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  100039)   摘要 :出声思维法是一种很重要的可用性测试方法 ,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但由于缺少统一的理论指导 ,不 同使用者在使用的步骤 、给予被试的指导语和干扰被试操作的程度等方面也存在诸多差异 ,因此很难实质性地 评价出声思维法在可用性测试中的有效程度 。文献回顾表明言语交流类型理论结合了 EricssonSimon 模型和可 用性测试的具体特点 ,相比之下更能有效地为出声思维的实施提供指导 。在此基础上对该方法进行了总结 。 关键词 :可用性测试 ; 出声思维法 ;言语交流的类型理论 中图分类号 :B849 :TB18   文献标识码 :A ( ) 1  概述 语报告 ,即报告的内容与短时记忆 STM 中编码 Ericsson 和 Simon 在认知心理学中提出了口 的形式一致 、思维序列没有发生 ,所以报告的内容 语报告法 , 旨在研究人在问题解决中的认知过程 , 最为可靠 ;水平 2 , 需要转化才可对思维过程进行 但其所基于的基本假设和形式为口语报告法在其 描述的口语报告 ,转化的过程即为从 STM 中提取 他相关领域中的应用提供了基础和可能 。出声思 相关信息进而 口语化的过程 ,这一过程会引起任 ( ) ( ) 维 thinking aloud 在可用性测试 usability testing 务完成速度的下降 ,但是没有新信息的介入 、思维 中的应用便是一例 ,并已成为最常用的可用性测 序列和结构也没有发生变化 ,所以报告的内容也 试方法[1 ] ,甚至被认为是“唯一的最有价值的可用 是可靠的;水平 3 ,需要额外加工介入才可进行的 [2 ] ( 性工程方法” 。该方法的基本特点是要求被试 口语报告 ,额外的加工过程包括过滤性的加工 如 ) 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以口头言语的形式报告出任务 只报告跟某主题有关的想法 、被试关于自身认知 操作情况 ,可用性测试专家通过对被试报告内容 ( ) 的推理以及对外界影响 如主试的提醒等 的感 的分析 ,可以获知被测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哪些部 知 ,这些内容的报告要同时从 STM 和 LTM ( 长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