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环境经济学第十三章排污收费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十三章 排污收费 第一节 庇古税——排污费 第二节 排污费与污染治理成本 第三节 不完全竞争与排污收费 第四节 排污收费的经济效率 第五节 排污收费的问题 第六节 OECD国家的环境税 第七节 中国的排污收费制度 第一节 庇古税——排污费 一、最优庇古税 1.1 庇古税的含义 1920年,英国经济学家庇古在《福利经济学》中,首先提出对污染征收税或费的想法,建议根据污染所造成的危害对排污者征税,用税收来弥补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之间的差距,使二者相等,即 “庇古税”。 现在人们把针对污染物排放所征收的各种税费统称为庇古税。 1.2最优庇古税的确定 由MNPB与MEC的交点E确定的边际外部成本或边际私人纯收益决定 t是最优排污费率 t (最优)=MNPB(Q)=MEC(Q) 此时,与E点相对应的污染物排放量(Q)就是有效率的污染水平。 二.最优庇古税的数学推导 社会收益最大化的条件 (1)社会纯收益NSB等于产生污染的经济活动的总收益减去私人成本,再减去外部成本: NSB=p·Q-C(Q)-EC(Q)????????? NSB——社会纯收益; p——产品价格,在完全竞争的假设下p值不依赖于Q; Q——产生污染的经济活动的产量(假设经济产出和污染物排 放量成比例增加); C(Q)——私人成本; EC(Q)——外部成本; NSB=p·Q-C(Q)-EC(Q)?? 推论: 为使边际私人纯收益等于边际外部成本,满足社会纯收益最大化的条件,则必须征收庇古税(t): Q——与污染相关的最优经济活动量 因此,最优庇古税为私人经济活动处于有效率的污染水平时的边际外部成本。 第二节 排污费与污染治理成本 一、 最优排污费率的确定 1.1污染治理成本: 厂家通过投资购买和安装处理污染物的设备,减少对外界的污染排放所花费的成本,是厂商把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的一种手段。 1.2当政府征收排污费,引进污染治理成本后,厂商面临三种选择: 缴纳排污费、 减产 追加投资购买和安装处理污染物的设备 厂商在面对上述3种可能性时的最优选择,可以用下图 来表示。 MEC线是边际外部成本曲线,MNPB线代表着在厂商没有安装环保设备、其污染物排放量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而同比例增加的条件下,厂商的边际私人纯收益曲线。 MAC线则是污染治理的边际成本曲线。MAC1和MAC2分别代表不同的污染物排放量和环境污染程度W1和W2条件下的边际治理成本。由于污染物的排放量越少,环境污染的程度越低,进一步治理污染的难度就越大,相应的边际治理成本也就越高,所以MAC曲线从左上方向右下方延伸,MAC2大于MAC1。 在W2到原点这一区间,厂商的边际私人纯收益低于边际治理成本,厂商选择减少产量。 W2点的右边,厂商的边际私人纯收益高于边际治理成本,因而在这一区间,利润最大化动机将促使厂商治理污染; W2点的右边,最优污染水平以及排污费的征收标准,应当根据? MAC线与 MEC线的交点来确定。 政府根据? MAC线与 MEC线交点W*,征收排污费t: 当污染物的排放量低于W*时,厂商边际治理成本高于排污费,则选择缴纳排污费,在MNPBt的区间内,继续扩大生产; 当污染物的排放量高于W*时,厂商支付的边际治理成本低于排污费,厂商选择自己治理污染,并把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W* 上; 先前理论的局限 通过影响私人的成本收益,控制生产规模来达到控制污染水平的效果。 其确定排污费征收标准的原则是: 当污染物的排放量达到最优污染水平时,政府征收的排污费应该相当于厂商的边际私人纯利益,而最优污染水平则由MNPB和MEC两条曲线的交点来决定。 只有在 “厂商的污染物排放量随生产规模的变动而同比例变动的条件下,才能够用上述两条曲线的交点来确定最优污染水平。 理论的改进 : 厂商可以扩大生产规模,并通过自己治污,只要MACt, 也可以达到有效的污染排放水平 最优排污费率为:应当根据? MAC线与 MEC线的交点W* 来确定 t = MAC= MEC 二.最优排污费率的数学推导 总成本最小化原则: 最优污染水平是总成本(总损害成本加总治理成本)最低的污染物排放量。 令QC为污染控制下的产值,QN为无污染控制时的产值:? QC=QN-TAC 式中:TAC——总控制成本。 令有污染控制时环境提供的服务的价值为EC,无污染控制时环境提供的服务的价值为EN, EC=EN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