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第十三章节西方经济学的第三次综合.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十三章:西方经济学的第三次综合
---新古典综合学派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新古典综合是新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经济学的综合,由萨缪尔森等人完成,这次综合被称为是经济学说上的第三次大综合,本章将介绍这次的综合情况。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新古典综合派产生的背景及新古典综合体系的主要特点;希克斯-汉森模型;收入-价格模型;乘数原理及加速原理;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新古典综合派的消费理论及滞胀理论;新古典综合派的政策主张及其演变。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二、教学重点
新古典综合体系的主要特点;希克斯-汉森模型;收入-价格模型;乘数原理及加速原理;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新古典综合派的消费理论及滞胀理论;新古典综合派的政策主张及其演变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三、教学难点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本章内容安排:
13.1 新古典综合派的形成和特点
13.2 新古典综合派的主要内容
13.3 新古典综合派的政策主张及其在实践中的演变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13.1 新古典综合派的形成和特点
一、新古典综合派的产生
二、萨谬尔森及其《经济学》
三、新古典综合体系的特点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一、新古典综合派的产生
后凯恩斯经济学:
以美国的保罗.萨谬尔森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派或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
以英国琼.罗宾逊夫人为代表的新剑桥学派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产生背景:
战后,凯恩斯主义的广泛流行使得作为一个整体的西方经济学出现了显著的矛盾
战后西方经济的相对繁荣,也使主要针对解决经济萧条经济问题的凯恩斯经济学面临修正的必要
在新古典综合派看来,传统微观经济学不仅同凯恩斯宏观经济学不矛盾,而且相辅相成
新古典经济学试图将传统的微观经济学与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结合起来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二、萨谬尔森及其《经济学》
保罗.A.萨谬尔森(Paul.A.Samuelson):美国最著名的经济学家,凯恩斯主义的代表人物,新古典综合派奠基人
博士论文《经济分析基础》:现代经济学家观点转变的重要里程碑,即提出所有经济行为的研究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运用数学分析的方法来解决最大化问题
《经济学》:1948出版,以教科书的形式对凯恩斯理论和新古典理论进行了综合,标志着新古典综合理论体系的形成。现代西方经济学三本流行的教科书之一。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1955年第3版:新古典综合
1961年第5版:新古典学派的综合
1970年第8版: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
197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