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第十三章 增长理论.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西方经济学 连 有 王瑞芬 主 编 郭景婷 赵海荣 副主编 第十三章 增长理论 【能力目标】 ※运用增长理论,分析和理解经济增长的源泉。 【知识目标】 ※理解经济增长的含义; ※了解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区别; ※熟悉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 ※掌握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熟悉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 【职业素质目标】 ※能用有关的增长模型,简单分析实际的经济增长现象。 第一节 经济增长理论概况 一、经济增长的含义与特征 1.经济增长的含义 经济增长(Economic Growth)是指一种长期的经 济现象,是指一国潜在国民产出的持续增加。 对经济增长含义的把握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经济增长集中表现在经济实力的增长上。 第二,技术进步是实现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 第三,经济增长的充分条件是制度与意识相应调整。 2.经济增长的基本特征 第一,人均产量和人口的高增长率。 第二,由于技术进步,生产率不断提高。 第三,经济增长过程中经济结构的迅速转变。 第四,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迅速转变。 第五,经济增长不是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独特现 象,而是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扩大,成为各国追求 的目标。 第六,经济增长在世界范围内是不平衡的。 3.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1.经济发展是指随着经济增长一同出现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甚至政治结构的变化。发展的内在含义包括三个基本组成部分或核心价值:即最低生活需要、自尊和自由。 2.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联系:(1)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是社会进步首要的、必要的物质条件;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结果。经济增长是手段,经济发展是目的。(2)经济发展并不必然表现为经济增长自然演进的结果。一种情况是经济增长与结构失调相伴随;另一种情况是经济增长与经济依附相伴随。 3.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区别: (1)经济增长是速度指标,反映一国社会财富增加的速度;经济发展是水平概念,反映一国人民生活水准的高度。 (2)生产能力和实际收入的增长称为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则必须从社会各个方面说明。 (3)从时间上看,经济发展是研究更长时期的 经济变动,而经济增长则是研究一定时期内(一 般是逐年的)经济活动的变动。 二、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与现状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20世纪50-60年代):经济增长理论发展最迅速的年代。代表人物有哈罗德、多马、索洛、罗宾逊、卡尔多等。 第二个时期(20世纪60-70年代):他们认为,由于人口膨胀、资源耗竭、粮食短缺、生态失衡等原因,长期的经济增长必定带来世界经济的崩溃。代表人物:梅多斯、梅萨罗维克、佩兹物尔等。 第三个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技术内生化的新经济增长理论。 代表人物:肯尼斯·阿罗 、罗默 、卢卡斯等。 三、经济增长的源泉 1.资本 资本包括各种机器设备、生产性建筑物、基础设 施等。 2.劳动 劳动包括一国投入的劳动数量和劳动质量。 3.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体现在生产效率 的提高。这里所谓的技术进步是广义的,包括科 学技术、管理水平和企业家精神等方面。 第二节 经济增长模型 一、经济增长的作用 (1)经济增长的好处 (1)经济增长可以普遍地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2)经济增长可以促进收入分配的平等。 (3)经济增长可以促进生活方式的转变。 (4)经济增长可以增加国家的实力,提高国家和民族在国际上的地位。 2.经济增长的代价 (1)经济增长需要投入一定的资源,这意味着人们闲暇的减少。 (2)经济增长可能会造成环境的恶化。 (3)经济增长还可能带来一些社会问题,比如城市拥挤、犯罪率上升等。 二、经济增长模型 (一)哈罗德—多马模型 1.哈罗德模型的基本假设。 2.哈罗德模型的基本公式。 (1)储蓄率或储蓄倾向,它是储蓄额与国民产出总量之比。即 哈罗德假定它是一个不变的量。 (2)资本产出比,一般用来表示,是资本存量与国民产出总量之比,公式为: (3)经济增长率,表达式为: 得到哈罗德模型的基本公式: 如果用 则该模型可以表示为: 3.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条件 (1)实际增长率 ,是实际发生的增长率 。 (2)有保证的增长率 ,是指产生能使企业家感到满意的经济活动结果的经济增长率。 (3)自然增长率 ,指现有人口、资源和技术水平条件下所允许达到的最大增长率。 从对这三种增长率的分析我们可以得 出结论,经济稳定增长的条件是: (二)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1.新古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