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中国的地震灾害及地质灾害(上课).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章 中国的主要自然灾害
第一节 中国的地震灾害和地质灾害; 我国是多地震的国家,我国近年来所发生的破坏性地震,其震源深度都是不超过30千米的浅源地震。我国20世纪初到80年代中期的地震记录:;;2、我国地震的分布特点:
(1)我国主要地震带
①环太平洋地震带 ②喜马拉雅地震带
③华北地震带 ④东南沿海地震带
⑤南北地震带 ⑥西北地震带
⑦青藏高原地震带 ⑧滇西地震带;1、我国地震灾害的特点:
①分布范围广------里氏6级以上地震大部分省区都发生过(浙江、贵州除外);
②地震频率高,强度大------- 20世纪以来共发生6级以上强震近800次;20世纪平均每年发生一次里氏7级以上地震;
③地震震源浅,危害大--------浅源地震,破坏严重, 20世纪我国死于地震的人数达55万,占同期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53%。;(2)我国地震的分布特点; 我国四个地震多发区分别是?从板块构造角度
分析四个多发区地质灾害的成因?;地震死亡人数与人口密度成正比关系。;读图思考:
我国地震西多东少,为什么灾情东重西轻?; 以东经105°为界,我国西部地区主要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相互作用区,不仅地质构造复杂,而且地壳运动特别活跃,是世界大陆地震最强烈、多发和密集的地区。而东部地区除了沿海以及华北外,大部分地区相对稳定,故地震较少。
我国地震西多东少,但灾情却东重西轻。虽然我国西部地震频次高,强度大,但人口稀疏,资产密度小,因此灾情也就相应小得多;而东部地区有着占我国城市总数46%的城市,90%以上的人口,又是我国经济发达、资产密集区,这就决定了我国地震灾情必然是东部严重。 ;;泥石流过后的街道; 1.概念:泥石流是山区爆发的特殊洪流,它饱含泥砂、石块以至巨大砾石,破坏力极强。如图所示:
;;2.分布:;4. 产生的条件:;1.概念: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的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坡面整体下滑的现象。 如图:
;2.分布:; 地下水丰富和坡面有积水的地方,特别是连续性降雨后,有大量雨水下渗时,滑坡容易发生;
地面有疏松物质的堆积,被水浸湿后发生软化;
从地质构造上看??断层面、节理面及岩层面是天然的软弱面,尤其在断层面或岩层内夹有粘土层时,更加容易形成滑坡;
斜坡坡度一般为20°~40°,过陡的斜坡,在重力作用下主要表现为崩落;
风化作用、地震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滑坡的发育;
人类活动如在斜坡上进行蓄水灌溉,坡面植被的破坏, 都能诱发滑坡的发生。;;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