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城市总体规划-第七章.ppt.Convertor.doc

发布:2017-03-31约1.1万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七章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 §7.1 城市交通与交通规划 一、城市交通的分类及特点 1、城市交通的定义 a城市中某一地点与另一地点之间人与物的移动 人流交通 货流交通 特殊目的交通 b城市交通就是一定的主体,按照一定的目的,采用某种手段,在城市中不同地点之间的移动 2、城市交通的特点 a交通活动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手段 为达目的,根据需要,随时改变交通方式 为达目的,尽量选择耗时少的交通方式 城市交通在不同时间、地点不均衡分布 交通流具有周期性 以短距离交通为主 表1 可容忍的出行时间 (单位:min) 出行目的 理想出行时间 可接受出行时间 能容忍最长时间 工作 10 25 45 购物 10 30 35 游憩 10 30 85 表2 出行耗时最大限度 城市人口(万人) 100 100~50 50 ~20 20~5 5 出行时间小于(min) 50 50 ~40 40 ~30 30~20 20 3、城市交通的分类 大运量 公共交通 中运量 客运交通 小运量 城市交通 个体交通 货运交通 公共交通在提高交通设施使用效率、节能环保、安全准时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越性 4、交通方式及其特点 城市各种交通方式的运输特性比较 指标 方式 运量 (万人/h) 运输速度(km/h) 道路面积占用(m2/人) 适用范围 特点 自行车 0.2 10 ~15 6 ~10 短途 成本低、无污染、灵活方便 小汽车 0.3 20 ~50 10 ~20 较广 成本高、投入大、能耗大、污染严重 常规交通方式 0.6 ~0.9 20 ~50 1 ~2 中距离 成本低、投入少、能耗和污染较小 轨道交通方式 轻轨 1 ~3 40 ~60 高架:0.25 专用:0.5 长距离 成本较高、污染小、效率高 地铁 3以上 40 ~60 不占用 长距离 成本高、污染小、效率高 轨道交通的优势 对交通手段的要求 轨道交通 汽车 自行车 徒步 运输量(尤其高峰时段) ○ × △ ○ 占用城市空间 ○ × △ ○ 在市区行走的速度 ○ △ △ × 事故发生率 ○ △ ○ ○ 废气排出 ○ × ○ ○ 交通堵塞 ○ × △ ○ 准时 ○ △ ○ ○ 费用负担 ○ × ○ ○ 汽车交通的优势 对交通手段的要求 轨道交通 汽车 自行车 徒步 随心所欲 × ○ ○ ○ 机动性 △ ○ ○ ○ 户对户运送 × ○ ○ ○ 私密性 × ○ × × 货物运输 △ ○ △ × 休闲娱乐 △ ○ ○ ○ 社会地位象征 × ○ × × 运动性 × △ ○ ○ 不同城市交通方式的适用范围 不同城市交通方式支持下的城市形态 二、城市交通规划 1、城市交通规划的目的与职能 ⑴ 基本目的 在交通需求与设施建设之间、各种交通方式之间、交通与城市发展所要考虑的其他因素之间寻求一种平衡,最大限度维系城市的高效率运转 ⑵ 职能 a最大限度保障市民机动性 b提供一个安全、便捷、舒适的交通环境 c减少环境影响 d利于城市特色景观形成 e保障意外发生时生命线畅通 2、城市交通规划的内容 ⑴ 确定城市交通发展战略 a城市交通发展的目标和水平 b城市交通方式结构 c城市交通综合体系布局与规模 d相应城市交通政策 ⑵ 编制交通规划 针对土地利用、人流、车辆以及道路等构成城市交通的基本要素,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及用地分布,结合交通调查数据,预测交通需求并分配给各种交通方式和线路,构成城市综合交通系统,最后落实到具体交通设施上 三、城市交通调查 1、道路交通量调查 a内容:主要对城市道路网中通过关键路段和主要交叉口的交通流量(通常包括不同交通方式的流量、流向及速度)进行统计 b把握道路网不同时段的实际交通状况 c绘制交通流量、流向分布图 2、交通起讫点调查(OD调查) a掌握交通发生与到达地点及其交通分布 b居民出行调查、机动车出行调查、货物运输调查 c内容:机动车的出发、到达地点时间、交通目的、货物种类、人员等 d方法:访问、调查表 3、居民出行调查 a主要以人员流动所产生的交通为对象 b一次出行:被调查个体为达某种目的而实施的交通全过程 c方法:随机抽样、调查问卷 d内容:出发时间地点、出行目的、交通手段、到达时间地点、费用、个人情况等 e详细掌握城市居民交通状况,但调查规模庞大 4、货物流动调查 a掌握货运交通的分布情况以及与土地利用的关系 b对象:工业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