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金榜】(福建专用)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人文地理》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课时提升作业.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2014·北京海淀模拟)读京津冀城市圈示意图,回答1、2题。
1.关于图中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各城市空间形态均沿河布局
B.铁路和高速公路是城市带的主要发展轴
C.天津是“火车拉来的城市”
D.区域产业和城镇空间布局不会改变
2.北京市城市公路环线周边住宅区、大型商场、文化场所不断涌现,体现出
( )
A.能否成为特大城市,关键是交通的发展
B.交通方式的变化,直接影响城市的兴衰
C.商业中心的兴衰只与交通的布局关系密切
D.交通通达性的变化影响城市土地利用方式
梧州曾是广西最大的城市,但后来的发展却远远落后于柳州和南宁。读图,回答3、4题。
3.梧州能成为广西最大城市的原因是( )
A.地形平坦 B.土壤肥沃
C.河运便利 D.人口稠密
4.梧州后来的发展远远落后于柳州和南宁,这表明( )
A.政治因素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在增强
B.在现代城市布局中,沿江设市已无吸引力
C.交通运输方式的改变,对沿线城市的发展影响很大
D.沿铁路的城市轴线已取代了沿江设市的布局
下图为高速铁路建成前后的城市时间距离(单位h为小时)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
5.高铁建设对城市发展的主要影响表现在( )
A.城市间的距离缩短 B.城市内部时间距离缩短
C.城市服务范围扩大 D.城市内部交通更加拥堵
6.由图中信息预测,将有可能发展为区域核心城市的是( )
A.甲城 B.乙城 C.丙城 D.丁城
读某城市道路和商业中心分布略图,完成7、8题。
7.该城市的最大商业中心应该位于( )
A.甲 B.乙 C.丙 D.丁
8.该市规划建设一个专业性大型商品交易市场。该市场的最佳位置应该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2014·河南十校模拟)下图为我国某乡镇区域图。20世纪60年代起在该镇驻地及柳塘村、南官庄等村落形成有规律的赶集日。20世纪90年代以后,南官庄集市逐步被北唐山子村替代。据此完成9、10题。
9.与周围村落相比,柳塘村成为集市点的原因是( )
①交通通达度好
②地理位置较优越
③该村等级更高,服务种类更多
④基础设施完善
⑤人口众多,消费能力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10.20世纪90年代以后,北唐山子村逐步替代南官庄成为集市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
A.南官庄消费能力下降
B.乡镇政策的影响
C.北唐山子村交通变得更便捷
D.北唐山子村消费等级更高
(2014·三明模拟)读下面两幅图,完成11、12题。
11.两图所示的含义是( )
①零售商业面积与行人流量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②零售商业面积与行人流量之间既存在负相关关系,也存在正相关关系
③道路交叉口对零售商业的吸引力小于公交站点
④道路交叉口对零售商业的吸引力大于公交站点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2.如图所示,影响零售商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
A.交通、市场 B.行人、营业面积
C.营业面积、人口密度 D.营业面积、交通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3.下图是某大城市平面略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28分)
(1)简述1980年以前的老城区的选址原因。
(2)简述拟建大型超市离开老城区的原因。
(3)简述拟建大型服装批发市场建在图示地区的原因。
(4)简述拟建蔬菜基地选址在图示地区的原因。
14.(能力挑战题)读福建某地区聚落及商业网点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24分)
(1)图中A、B两处聚落空间形态各有何特点?
(2)图中C、D两区域商业网点的密度有何差异?试分析其成因。
(3)图中E处河港曾经是该地区对外联系的主要枢纽,盛极一时。后因泥沙淤积和公路发展,该河港最终废弃。试述该种变化对E地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密度的影响。
答案解析
1、2.【解析】1选B,2选D。第1题,图中城市形态主要沿铁路和公路布局,天津的早期形成得益于港口,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城市间的分工与合作更加鲜明,区域产业和城镇空间分布将会改变。第2题,城市公路环线周边住宅区、大型商场、文化场所不断涌现,说明了交通运输对土地利用方式的有利影响。
3、4.【解析】3选C,4选C。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梧州位于河流的交汇处,水运便利,有利于其发展。第4题,随着铁路运输的迅速发展,位于铁路枢纽的柳州和南宁发展迅速,而梧州的发展速度缓慢。
【知识拓展】交通变化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在不同的交通运输时代,城市的区位有所不同。在靠帆船、马车运输的时代,城市多建在河流、大道的会合处。我国南方的城市大都在河流交汇处,北方城市大都在大道交会处。例如,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