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金榜】(福建专用)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人文地理》城市化课时提升作业.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城 市 化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2014·嘉兴模拟)读1990~2010年我国城镇建设用地面积和城镇人口变化表,据此回答1、2题。
项 目
年 份
城镇建设用
地面积扩大(%)
城镇人口
增长(%)
2000年比1990年
90.5
52.96
2010年比2000年
83.41
45.12
1.有关1990~2010年期间我国城市化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城镇人口比重不断下降
②城镇建设用地不断减少
③乡村用地比重总体减少
④乡村人口比重有所减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建设用地将逐步演化为农业用地
B.劳动力向第一、二产业大量转移
C.促进了经济开发和信息广泛交流
D.城市中心必将会被工业用地占据
下图为城市发展阶段及人口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如图所示,城市的发展阶段一般为( )
A.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B.再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城市化
C.城市化-逆城市化-郊区城市化-再城市化
D.郊区城市化-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4.中心城市人口处在最低值的阶段是( )
A.城市化 B.郊区化
C.逆城市化 D.再城市化
(2014·南安模拟)下图反映了世界较发达区域、欠发达区域1950~2050年城市和农村人口发展(含预测)情况。读图,完成5、6题。
5.2007年至2050年,世界人口预计将增加25亿,世界城市人口预计将增加31亿。两者之间的差额代表( )
A.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提高
B.农村向城市迁移的人口
C.旧城区的改造
D.逆城市化的进行
6.据图可知( )
A.目前世界城市人口主要分布在城市化水平高的较发达区域
B.1950~2050年较发达区域平均城市化水平随着逆城市化的进行而下降
C.2020年世界城市人口历史上首次超过农村人口
D.未来人口增长将主要集中在欠发达区域的城镇
读我国某地城市化过程发展阶段示意图,回答7、8题。
7.阶段Ⅰ所表示的城市化阶段是( )
A.初级阶段 B.加速阶段
C.逆城市化阶段 D.再城市化阶段
8.引起阶段Ⅱ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城市内部经济的衰退
B.乡村和小城镇发展超过城市
C.城市环境状况的不断恶化
D.轨道交通的发展
(2014·泉州模拟)下图为广州市不同年份常住人口数量统计图。读图回答9、10题。
9.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农村人口逐年下降
B.2001年前城市人口增加主要源于当地农村人口的转化
C.2001年后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加快
D.广州未来的城市化速度将不断加快
10.近年来引起广州城市化水平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国家户籍制度的调整
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C.乡村基础设施的完善
D.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
读城市区域景观结构变化示意图,回答11、12题。
11.城市区域与郊区相比,易出现的环境问题是( )
A.逆温现象 B.水土流失
C.热岛效应 D.“臭氧洞”
12.为避免该问题对城市大气环境带来的污染,应该( )
A.将卫星城布局在城市热力环流范围之外
B.将工业区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下风向地带
C.控制城市发展,缩小城市规模
D.减少城市高层建筑物,增加城市空间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3.就地式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一般不离开居住地,而农村逐步向城镇转化,这是城市化的一种新趋势。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26分)
材料一 乐清市地处浙江省东部沿海,2010年常住人口约138.93万人,其中农村人口约占82.6%。据2009年统计,农林牧渔业的从业人员为16.31万人,比1999年减少了约25%。
材料二 2009年以来,乐清市实现了电话、有线电视家家通;自来水受益村数达到858个,比重为94%;垃圾集中处理村数达811个,比重为89%;村级全民健身苑达715个,篮球场506个。“十一五”期间,该市实行城乡免费义务教育,60周岁以上农村居民基础养老金享受率达到100%。
(1)归纳乐清市城市化过程中劳动人口结构、产业结构发生的变化。
(2)在城市化进程中,乐清市就地式城市化方式起到了显著作用。分析乐清市就地式城市化过程中采取的主要措施。
(3)乐清市农村就地式城市化进程对我国城市化发展有什么意义?
14.(能力挑战题)城市群(又称城市带、城市圈、都市群或都市圈等)指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向周围辐射构成城市的集合。城市群的特点反映在经济紧密联系,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交通与社会生活、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相互影响。由多个城市群或单个大的城市群即可构成经济圈。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