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金榜】(福建专用)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自然地理》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时提升作业.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2014·绍兴模拟)“黑烟囱”是指海水从地壳裂缝渗入地下,遇到熔岩被加热,溶解了周围岩层中的金银等金属后又从地下喷出,这些金属经过化学反应形成硫化物沉积在附近的海底,像“烟囱”形状一样堆积而成。读下图和材料回答1、2题。
1.图中“黑烟囱”区域主要位于( )
①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上
②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生长边界上
③印度洋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的生长边界上
④非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的消亡边界上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黑烟囱”在成因上属于( )
A.沉积岩 B.变质岩
C.侵入岩 D.喷出岩
(2014·周口模拟)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其中C为沉积物,B、F、G为沉积岩,A、D为不同时期的岩浆岩,E为变质岩。据此回答3、4题。
3.据图判断该地区发生过的地质作用有( )
①地壳运动 ②岩浆活动
③变质作用 ④外力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在这里修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应选择F层
B.A处有可能找到化石
C.假设C层为沙质沉积物,则该地可能常年盛行北风
D.如果该地有石油,则应该在②地向下打井开采
读下面的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5、6题。
5.下列有关图示①②③④四处物质的判断,正确的是( )
①——沉积岩 ②——侵入岩
③——变质岩 ④——岩浆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6.下列各种岩石和岩浆之间的转换过程中,正确反映地壳物质循环的是( )
A.①-②-③-④-①
B.③-⑤-①-④-③
C.③-①-④-②
D.②-④-①-⑤
龙里猴子沟风景区内部资源是一个有机组合整体,主要景观有大面积的草原与草原中的峡谷、沟谷、峰林、峰丛、竖井、天坑、洼地等。读图回答7、8题。
7.图示地区属于我国的( )
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
8.图示地区主要的岩石类型和该处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
A.岩浆岩、风力侵蚀 B.岩浆岩、流水堆积
C.沉积岩、冰川侵蚀 D.沉积岩、流水侵蚀
(2014·荆州模拟)读某地地质剖面图,③为石灰岩,完成9、10题。
9.图中岩石按形成先后,由早到晚排列正确的是( )
A.③①②④⑤ B.③②④①⑤
C.③④②①⑤ D.③①⑤②④
10.从岩石类型和地质构造看,下列各处不能形成相应矿床的是( )
A.①-天然气 B.②-有色金属
C.③-石油 D.④-大理石
下图中,岩石缝隙中充满了水(固态或液态),箭头表示岩石的移动方向。读图完成11、12题。
11.引起图示岩石变化的主要作用是( )
A.外力作用 B.内力作用
C.地质作用 D.海陆变迁
12.引起图示岩石变化的主要因素可能是( )
A.流水 B.风力 C.温度 D.变质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3.(2014·漳州模拟)读云南省区域图及对应地区地貌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22分)
(1)云南省南北相差仅8个纬度,却具有寒、温、热三带的气候特点,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2)甲景观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什么?
(3)简述乙地形区地貌形成的原因。
14.(能力挑战题)(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30分)
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源丰富、多风、植被稀疏。下图所示区域中,M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H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
(1)分析M处附近沙源较丰富的原因。
(2)分析H县城附近冬春季节风力强劲的原因。
(3)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M处的沙丘群规模是否会扩大产生了争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为其提供论据。
观点A: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
观点B: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
答案解析
1、2.【解析】1选D,2选A。第1题,从图中阴影所在的位置看,主要位于南印度洋海域,属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生长边界以及印度洋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的生长边界上。第2题,从题干文字中,可知构成“黑烟囱”的物质主要是沉积的一些硫化物,应属于沉积岩。
3、4.【解析】3选C,4选C。第3题,图中地区先发生褶皱运动,然后地表经历了强烈的外力侵蚀。在岩浆侵入过程中,高温作用使附近的岩石发生了变质作用。第4题,F层是向斜,不适合建隧道;A处是岩浆岩,不可能有化石;地表为沙丘,坡度较缓的北坡为风吹来的方向,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