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金榜】(福建专用)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自然地理》地球的圈层结构课时提升作业.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地球的圈层结构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回答1、2题。
1.下列有关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圈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B.②圈层即岩石圈
C.③圈层由塑性物质组成,可能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D.④圈层的物质状态为固态
2.太阳活动产生的现象中,与图中大气圈无关的是( )
A.两极地区的夜空看到极光
B.太阳活动影响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信
C.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年际变化与太阳活动的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
D.产生“磁暴”现象
分析地震波波速的变化可以了解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读图,回答3、4题。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地壳,②是地幔,③是地核
B.在①层中的地震波波速随深度增加而增快
C.甲波由①层进入②层波速急剧上升
D.乙波无法通过地幔
4.上图中的X处即为( )
A.莫霍界面 B.古登堡界面
C.岩石圈与软流层交界 D.内核与外核交界
(2014·龙岩模拟)读地球各圈层划分示意图,回答5、6题。
5.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地球具有明显的圈层结构特征
B.地球可分为内部和外部两大圈层结构
C.地幔属于地球内部圈层中中间的一层
D.地壳既属于地球外部圈层又属于地球内部圈层
6.下列关于图中地球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C圈层是由岩石构成的,故称为岩石圈
B.B所在的圈层使地球表面形成了不同的自然带和自然景观类型
C.A圈层是外部圈层中厚度最大的
D.D圈层是一般认为的岩浆的发源地
读火山景观图和地球的内部圏层结构图,完成7、8题。
7.从火山口喷发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 )
A.①圈层 B.②圈层 C.③圈层 D.④圈层
8.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圈层的厚度海洋较陆地大
B.②圈层横波不能通过
C.③圈层最可能为液态
D.④圈层的温度、压力和密度都较小
(2014·三明模拟)读我国大陆部分地壳厚度等厚度线分布图(单位:千米),回答9、10题。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中“40”等厚度线大约为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B.图中“52”等厚度线大约为我国地势第二级与第三级阶梯交界处
C.我国地壳厚度呈现出自东南向西北由薄到厚的变化趋势
D.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的地壳平均厚度由厚到薄
10.下列剖面图中,能正确表示a-b沿线地壳厚度变化趋势的是( )
(能力挑战题)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的局部图。读图,回答11、12题。
1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壳在海洋中常常缺失
B.①层和②层属于地壳
C.②是软流层
D.岩石圈的范围是指①②的全部和③的大部分
12.在地球内部,地震波(纵波)传播速度最快的地方是( )
A.莫霍界面附近 B.上、下地幔之间
C.古登堡界面上部附近 D.内、外核之间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3.(能力挑战题)结合下列材料,完成问题。(14分)
材料一 2010年玉树地震相关资料。
材料二 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图。
(1)为探测莫霍界面的情况,在下列四地同时进行了地震波的测定,最迟从莫霍界面传来地震波的是( )
A.玉树 B.成都
C.上海 D.北京
(2)掌握地震发生规律可有效减少危害,我们要了解地球各圈层组成物质和结构特征,目前主要的研究依据是__________,试简述其研究原理。
(3)在地壳等厚度线图中,0千米表示__________(面),根据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图可以推断出,玉树地震的震源位于________。
14.(2014·南昌模拟)读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完成问题。(18分)
(1)图中地震波E是________,F是________。
(2)图中分界面A是__________,B是____________。
(3)图中圈层C是________,D是____________,H是____________。
(4)简述E波在地下2 900千米的地方突然消失的原因。
15.读下面两图,完成下列问题。(20分)
(1)40千米地壳等厚度线与我国______________(自然分界线)北部大致一致,简要说明地势与地壳厚度的关系。
(2)我国东北部的7月等温线与地壳厚度线的吻合度较高,简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3)太原和石家庄纬度相当,但7月气温差别较大,简述其原因。
答案解析
1、2.【解析】1选C,2选D。第1题,①圈层是对流层以上的平流层,其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②圈层为地壳,它是岩石圈的一部分;③圈层为软流层,由塑性物质组成,可能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④圈层为外核,其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