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思想史试卷整理4.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幼儿教育思想史
一、选择题
1、胎教思想见诸于文字是从(西汉)开始的。
2、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将小学教育和大学教育作为一个整体并划分两个阶段来研究的教育家是(朱熹)。
3、中国家庭教育发展的高峰时期是(明清)
4、在西方教育史上,(柏拉图)最早论述了儿童的优生问题。
5、蒙台梭利提出幼儿教育的原则包括自由的原则和(工作的原则)
1、下面哪一个不是我国古代胎教的主要目的(智力开发的目的)。
2、朱熹非常重视学规的作用专门为儿童编写了(童蒙须知)。
3、陈鹤琴主张幼稚园的课程应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
4、洛克明确提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绅士)
5、在西方教育史上,(裴斯泰洛齐)第一个提出了“教育心理学化”并付诸教育实践。
1、中国古代从(汉朝)起对女子家庭教育提出了完整的要求
2、(陈鹤琴)在系统介绍西方儿童心理学成果和开创中国自己的儿童心理学研究上具有开拓性的贡献。
3、在我国直接从西方系统地介绍福禄培尔的幼儿教育思想是在(中华民国成立以后)
4、张雪麟强调幼儿教育的(民族化)和平民化。
5、西方教育史上,(柏拉图)第一次对游戏进行了理论上的论述。
1、《女小儿语》的作者是(吕得胜)
2、 陈鹤琴的课程被称为(五指活动课程)。
3、张雪门的课程被称为(行为课程) .
4、下面哪一个不属于杜威所说的儿童四种本能之列(生理本能)
5、蒙台梭利所主持的幼儿教育机构被称为(儿童之家)
二、填空题(共5题,1题2分,共10分)
隋唐以后,从妇科和(儿科)的医学角度论述胎教,为胎教奠定了初步的医学和生理学基础。
中国最早的普及性女子教育读物是汉代班昭撰写的(女诫)。
陈鹤琴提出了家庭教育中要以(积极暗示)和鼓励为主的原则。
洛克(说理)是德育上的真正方法。
5、裴斯泰洛齐认为德育最简单的要素是(儿童对母亲的爱)。
1、西汉时期的思想家,是从(正本慎始)的政治目的上论述胎教的。
2、朱熹强调通过(须知)和“学则”训练儿童的道德行为规范。
3、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本幼儿教育专著是夸美纽斯的(母育学校)
4、洛克认为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
5、卢梭认为教育的三个来源是或受之于(自然),或受之于人,或受之于事物。
1、体现家教思想理论化、系统化的第一本著作是颜之推的(《颜氏家训》)。
2、中国古代认为儿童道德教育重在(教“事”)而不在教“理”。
3、相对而言,有关(算术)方面知识的教育在中国古代家庭教育中是比较薄弱的。
4、张雪门提出编制幼稚园课程的指导原则包括(整体性原则)、偏重直接经验的原则和偏重个体发展的原则。
5、卢梭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
1、(明清)时期中国的家庭教育发展中产生了一批极富影响的著作,出现了丛书汇编。
2、裴斯泰洛齐认为教育的主要原则是(爱)
3、朱熹强调通过(格言)和故事向儿童灌输道德观念。
4、1925年陈鹤琴的(《儿童心理之研究》)的出版,是建立我国儿童心理学学科体系的最早尝试。
5、五四运动以后,(张雪麟)在其著作《幼稚教育概论》中对福禄培尔的幼儿教育思想进行了分析评价。
名词解释(共5题,1题4分,共20分)
1、外象内感说:中国古代胎教思想的理论基础之一。“外象”指外界客观事物的现象,“内感”指母体内的胎儿对外部客观事物的感应。外象内感即指外部刺激可以通过母体身体和心理的变化而使胎儿感受到,从而引起相应的变化。
2、随人分限所及:王守仁提出的教育要顺应“童子之情”的思想,既充分顾及其身心发展情况,考虑其实际接受能力,循序而渐进。他以灌溉树木作喻,指出童蒙教育如果无视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和接受能力,而只是将大量高深艰涩的知识灌输给他们,势必就像把大桶水倾注在幼嫩树芽上一样,“浸坏他了”。
3、恩物:福禄贝尔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创制的一套供幼儿使用的活动玩具。意指上帝恩赐之物。基本图形是圆球、立方体、圆柱体。它仿照大自然事物的性质、形状、和法则,体现了从简单到复杂、从统一到多样的原则,作为幼儿认识万物的初步手段。
4、思维五步骤:杜威提出来到儿童思维的五个步骤:(1)有疑难的情境;(2)确定疑难的所在,并从疑难中提出问题;(3)提出解决问题的各种假设,引起观察和其他心智活动以及搜集事实材料;(4)推断哪一种假设能够解决问题;(5)通过实验,验证或修改假设。
5、感官训练:蒙台梭利提出的幼儿教育内容之一,即使幼儿通过与外部世界的直接接触,发展敏锐的感觉和观察力。感官训练的“目的不在于使儿童认识颜色、形状和物体的不同性质,而在于通过注意、比较和判断的练习,改善他的感官。这是幼儿高级智力活动和思维发展的基础。感官训练不仅关系到幼儿感官能力的发展,也关系到幼儿智力的发展。
1、母子同体说:中国古代胎教思想的重要理论基础,指胎儿与母亲同处一个相同的体内环境,母体的生理、心理变化,必然会引发胎儿身心相应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