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回归.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3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空气相对湿度越大时,空气中水蒸气的实际压强越接近同温度下水的饱和气压,人的体表的水分蒸发越快
B.由于液体表面层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所以液体表面存在表面张力
C.电流通过电阻后发热,它的内能增加是通过“热传递”方式实现的
D.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分子平均动能一定增大
16.电磁打点计时器在通电前,应把轴上的复写纸片放在纸带的 面(选填“上”或“下”),纸带穿过限位孔。接通电源后,在线圈和永久磁铁的作用下, 振片 便振动起来,从而带动其上的振针振动起来。
1 1.(1)某同学利用图示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之间的关系。平衡摩擦力之后,用钩码重力表示小车的合外力。若保持小车质量不变,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可画出a—F关系 图线如图所示。
①分析此图线的OA段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②此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下述中的 。
A.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
B.未彻底平衡摩擦力
C.所挂钩码的总质量太大
D.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
19.如图所示,A、B、C、D是真空中一正四面体的四个顶点(正四面体是由四个全等正三角形围成的空间封闭图形),所有棱长都为a。现在A、B两点分别固定电荷量分别为+q和-q的两个点电荷,静电力常量为k,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D两点的场强相同
B.C点的场强大小为
C.C、D两点电势相等
D.将一正电荷从C点移动到D点,电场力做正功
36.(12分)【物理一物理3—3]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都与温度有关,所以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都是分子的热运动
B.气体的温度升高,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
C.两分子从无限远处逐渐靠近,直到不能再靠近为止的过程中,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合力 先变大,后变小,再变大
D.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是因为它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
14.物理学家通过艰辛的实验和理论研究探究自然规律,为科学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描述中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并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
B.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但未给出引力常量G的数值
C.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总结出了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规律
D.卡文迪许用“月一地”检验证实了万有引力定律的正确性
17.M、N是某电场中一条电场线上的两点,若在M点释放一个初速度为零的电子,电子仅受电场力作用,并沿电场线由M点运动到N点,其电势能随位移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电子运动的轨迹为曲线
B.该电场有可能是匀强电场
C.M点的电势高于N点的电势
D.该电子运动的加速度越来越小
15.(10分)【物理——物理3—3】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热运动
b.对一定质量气体加热,其内能一定增加
c.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
d.若分子间距离时,两分子间分子力F=0,则当两分子间距离由逐渐增大到10的过程中,分子势能增加
2.如图所示,一小球用轻绳悬于O点,用力F拉住小球,使悬线保持偏离竖直方向60°角,且小球始终处于平衡状态。为了使F有最小值,F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应该是
A.90° B.45° C.30° D.0°
19.如图甲所示,轻质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水平面上,上端放置一小物体(物体与弹簧不连接),初始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现用竖直向上的拉力F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开始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拉力F与物体位移x的关系如图乙所示(g=10m/s2),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处于超重状态
B.物体的质量为5kg
C.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
D.物体从静止开始运动的过程中机械能的增加量等于F做的功
36.(12分)【选修3—3】
(1)(6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M2.5(指空气中直径小于2.5微米的悬浮颗粒物)在空气中的运动属于分子热运动
B.分子间引力总是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减小
C.热量能够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但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D.水的饱和汽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E.液晶既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具有单晶体的光学各向同性的特点
5.如图甲所示,物体以一定初速度从倾角α=370的斜面底端沿斜面向上运动,上升的最大高度为3.0m.选择地面为参考平面,上升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Em机随高度h的变化如图乙所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