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语文三年级下册统编版.docx
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语文三年级下册统编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语文三年级下册统编版
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2023-2024学年语文三年级下册统编版教材,属于习作单元。主要内容是指导学生观察、了解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并学会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他们的特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提高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为今后的写作打下坚实基础。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以下语文核心素养:
1.观察能力:通过观察身边有特点的人,提升学生的细致观察能力。
2.想象力: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人物特点。
3.表达力:通过习作练习,增强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4.评价能力:学会从人物特点出发,进行合理的评价和反思。
5.文学素养:通过学习,加深对人物描写技巧的理解,提升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让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思考,准确捕捉到身边有特点的人的显著特征。
②培养学生运用具体事例和细节描写来生动展现人物特点的能力。
③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人物描写更加生动形象。
2.教学难点
①帮助学生克服对人物描写的畏惧心理,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②指导学生如何将观察到的特点与具体事件相结合,形成连贯的描述。
③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去观察人物,避免描写单一和表面化。
④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让他们在写作过程中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白板或黑板、粉笔。
课程平台:学校网络教学平台、班级微信群。
信息化资源:人物图片素材、相关视频片段、在线写作工具。
教学手段:实物展示、情景模拟、小组讨论、写作指导。
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教师通过讲述一个关于身边有特点的人的小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回顾旧知: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写作技巧,如如何描写人物的外貌、动作等。
2.新课呈现(约25分钟)
讲解新知:
①教师介绍本节课的主题“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并解释“特点”的含义。
②讲解如何观察和发现人物的特点,包括外貌、性格、行为习惯等方面。
③介绍几种常用的描写手法,如对比、夸张、细节描写等。
举例说明:
①教师展示几个具有特点的人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他们的特点。
②通过具体例子,如作文片段,展示如何运用描写手法来展现人物特点。
互动探究:
①学生分组讨论,选择一个身边有特点的人,共同探讨他的特点。
②分享讨论结果,教师点评并指导。
3.练习与指导(约20分钟)
学生活动:
①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素材,独立完成一篇描写身边有特点的人的短文。
②学生之间互相阅读彼此的作品,提出修改意见。
教师指导:
①教师巡视教室,个别指导学生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②针对学生的写作难点,如人物特点的描写不够具体,教师提供修改建议。
4.作品展示与评价(约15分钟)
学生展示:
①学生自愿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学生认真聆听。
②学生之间互相评价,教师给予点评和鼓励。
教师评价:
①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整体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②针对学生的评价,给予具体的写作指导和建议。
5.总结与拓展(约10分钟)
总结:
①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观察、描写和表达的重要性。
②总结人物描写的方法和技巧,如如何运用细节描写、修辞手法等。
拓展:
①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观察身边的人,积累写作素材。
②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身边有特点的人的作文。
整个教学过程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帮助学生掌握人物描写的基本技巧,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小蝌蚪找妈妈》选段:通过阅读选段,学生可以学习如何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来描写人物的性格特点。
-《卖火柴的小女孩》节选:引导学生分析文中对小女孩外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作者如何通过细节描写塑造人物形象。
-《鲁滨逊漂流记》片段:让学生阅读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活描写,了解如何通过环境描写来反映人物的性格和特点。
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学生可以选取自己生活中熟悉的人,进行观察和描写,尝试运用本节课所学的方法。
-鼓励学生阅读更多描写人物的文学作品,如《骆驼祥子》、《红楼梦》等,学习不同的描写技巧。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观察和描写身边有特点的人的经验,互相学习和借鉴。
-安排一次写作活动,要求学生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