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抽样调查ppt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节 抽样调查概述 第一节 抽样调查概述 抽样调查的特点: 第二节 抽样调查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依据 第二节 抽样调查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依据 全及指标与抽样指标 抽样方法 指标对比小结表 第三节 抽样误差 第三节 抽样误差 抽样误差(双重含义) 二、抽样平均误差的影响因素 三、抽样平均误差计算公式 第四节 全及指标的推断 第四节 全及指标的推断 抽样极限误差(⊿) 全及平均指标的区间估计计算步骤 第五节 抽样方案设计 二、抽样的组织形式及其抽样误差 简单随机抽样(纯随机抽样) 类型抽样(分层抽样或分类抽样) 等距抽样(机械抽样或系统抽样) 整群抽样 第六节 必要抽样单位数的确定 一、确定抽样单位数的意义和原则 确定必要抽样单位数n的依据 计算必要抽样单位数小结: 例 题 例2 例2中,如果寿命低于9000小时的产品是不合格品,计算不合格率的抽样平均误差。 例3 例4 例5 意义: 保证抽样推断能达到预期的可靠程度和精确度的要求下,确定一个适当的样本容量。 抽取的样本单位数n越多 人力、物力、财力增加; 越小,抽样推断的效果越好 抽取的样本单位数n越少 节省人力、物力、财力; 越大,抽样推断的效果越差 原则: 1、总体被研究标志的变异程度 2、抽样误差的范围(精确程度) 3、抽样推断的可靠程度 4、抽样抽样的方法和组织形式 不重复抽样的n比重复抽样的n少; 类型抽样的n比简单随机抽样少; 整群抽样的n比简单随机抽样多。 (变异大多抽,小则少抽) (范围大少抽,小则多抽) (可靠程度高多抽,反之少抽) 1、计算抽样平均数的必要n : 重复抽样: 不重复抽样: 例 必要抽样单位数n的确定(计算公式)——简单随机抽样 2、计算抽样成数的必要n : 重复抽样: 不重复抽样: 例 计算抽样平均数的必要n 重复抽样 不重复抽样 计算抽样成数的必要n 重复抽样 不重复抽样 综合例题 某公司进口一批电子器件5000件,为了检测其寿命, 抽取了500件进行检验,结果如下: (1)计算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方式下电子器件平均寿命的 抽样平均误差。 500 合 计 30 11以上 40 10-11 340 9-10 70 8-9 20 8以下 器件数 (只) 寿命 (千小时) — 组中值 345 420 3230 595 150 4740 3967.5 4410 30685 5057.5 1125 45245 122.41 41.62 0.136 67.23 78.41 309.8 11.5 10.5 9.5 8.5 7.5 (2)如果寿命低于9000小时的产品是不合格品,计算不合格率 的抽样平均误差。 (3)以95.45%的概率把握程度推断这批电子器件平均寿命和 不合格率的置信区间(重复抽样方式下)。 返回1 返回2 重复抽样下: 不重复抽样下: 返回 (1) 不合格率: 重复抽样下: 不重复抽样下: 返回 (2) 抽样调查概述 抽样调查的基本概念 抽样误差 全及指标的推断 抽样方案的设计 第六章 抽样调查 必要抽样单位数的确定 抽样调查的概念 狭义:按照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取部分单位进行调查, 并运用数理统计原理,用被抽取部分单位的估计值 对总体的数量特征作出具有一定可靠程度的估计和 推断。 一般地,属于随机抽样。 1)与全面调查相比,它是一种非全面调查; 2)按随机原则抽取调查单位(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 3)用部分单位的指标数值去推断总体的指标数值; 4)抽样误差一定存在,但误差可以计算和控制。 1、全及总体:所要研究对象的全体(简称为总体), 一般以N表示全及总体的单位总数。 无限总体 有限总体 全及总体与抽样总体 一、几个基本概念 变量总体可分为: 2、抽样总体:从全及总体随机抽取得部分单位的 集合体;样本单位数一般用n表示 (n也称为样本容量)。 一般样本容量大于30的称为大样本(n≥30); 小于30个单位数的称为小样本(n 30) 。 1、全及指标:根据全及总体各单位标志值或标志特征计算的、反映总体某种特征或属性的综合指标。 (1)总体平均数: (数量标志) (2)总体成数:总体中具有某种属性的单位数N1占总体单位 (属性标志或是非标志) 数N的比重(P),即: 相反,不具有此属性的单位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