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八章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ppt课件.ppt

发布:2017-05-29约1.1万字共5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 教材: 经济学基础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作者:黄方正 参考教材: 西方经济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四版) 作者:高鸿业 考试制度: 1:平时成绩:30% 包括:出勤,平时作业,问题抽查等 2:期末考试:70% 包括:期末卷面成绩 导言 一、微观经济学及其特点 二、宏观经济学及其特点 三、微观与宏观的联系与区别 (1)微观经济学 Microeconomics :研究企业、家庭和单个市场等微观供求行为与价格之间关系的经济科学。 二、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 研究对象是整个经济 。 三、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 两者互相补充, 资源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是经济学的两个方面。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一、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二、通货膨胀与失业理论 三、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 四、开放经济理论 五、宏观经济政策 第八章 国民收入核算 一、国民收入帐户 二、国内生产总值 三、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 一、国民收入帐户——GDP 1.国民收入帐户的重要性 2. 国民收入帐户的产生背景 国民经济帐户——GDP的度量是20世纪最重要发明之一,本身是历史需要的产物。 3.中国国民经济核算演变 (1)20世纪50年代建立中央计划体系,采用物质产品平衡表系统(MPS)。System of Material Product Balances 建立在“生产性劳动” 基础上,核心指标是国民收入。 4.最终产品 最终产品final product goods : 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其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 5.中间产品 中间产品Intermediate goods : 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用的产品。 例如,一般来说,钢铁和棉纱就是中间产品。 二、国内生产总值 1.国民生产总值GNP:即国民总收入GNI 指一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gross national product (income) 3.GNP与GDP的比较 封闭条件下,GNP=GDP。 如果GNP>GDP,说明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4.国内生产总值的特点 4.国内生产总值的特点 应该计入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 A.用来生产面包的面粉 B.居民用来自己食用的面粉 C.粮店为居民加工面条的面粉 5.GDP的缺陷 修改:绿色GDP——对GDP指标的一种调整,扣除经济活动中投入的环境成本。 GDP? 指经济社会(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商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GNP? 指一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区别? 三、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 1.支出法 expenditure approach) 又称最终产品法 final product approach 。 从最终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年内购买的各项最终产品支出加总,计算该年内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I】投资investment 支出法应计入总投资的是: A.个人购买小汽车 B.个人购买游艇 C.个人购买住房 净投资 【G】政府购买 Government purchase 政府购买的产品与劳务总和。 转移性支出:政府单方面的价值让渡,不是等价交换,如社会保障支出,财政补贴,体现的是再分配职能救济金,失业保障金。 【X-M】净出口 net exports 出口减去进口得到的差额。 支出法计算的中国GDP 2.收入法 income approach 把生产要素所得到的各种收入加总起来: W+i+R+E (1)生产要素报酬收入 工资:所有对工作的酬金、津贴和福利费,其中包括个人所得税和社会保险税。 利息:给企业提供的货币资金所得利息,如银行存款利息、企业债券利息等。 不包括政府公债利息和消费信贷利息。 租金:出租土地、房屋等租赁收入;专利、版权等收入。 (3)厂商收入 公司税前利润。包括 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股东红利和未分配利润等。 两类税收 间接税:能够转嫁的税负,即可以通过提高商品和劳务的售价把税负转嫁给购买者的税收。 一般在生产和流通环节征收,如 增值税:主要针对货物,13-17%税率 营业税:主要针对劳务,3-15%税率 关税等:针对进出口。 收入法计算的中国GDP 3.生产法 production approach 又称部门法(sector approach)。依据提供产品与劳务各部门的产值来计算GDP,反映GDP的来源。 生产法计算的中国GDP 4.产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