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pptx
学习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应该将:
1、了解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国民收入核算的原理和方法。
2、知道GDP和GNP的概念和区别。
3、掌握名义GDP与实际GDP的区别。
4、掌握同属于国民收入的几个不同层次的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5、掌握最基本的两种GDP的核算方法间的联系与区别。;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1、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总值的含义
2、用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
3、国民收入核算中五个总量的关系
4、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与名义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本章主要内容
第1节国民收入指标体系
第2节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方法
第3节国民收入核算中的问题与纠正
;一、GDP和GNP
国内生产总值(Grossdomesticproduct,GDP)
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国民生产总值(Grossnationalproduct,GNP)
一个国家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GNP与GDP的区别:
GNP是以人口为标准
GDP是以地理上的国界为标准
GDP-GNP=外国人在本国所获得的净收入
GNPGDP本国公民从外国获得收入大于外国公民从本国获得的收入
GNPGDP相反
;?GDP是一个市场价值概念
?GDP测度最终产品价值,中间产品不计入
?GDP是一定时期内(往往为一年)所生产而不是所售卖掉的最终产品价值
?GDP是一个地域概念,而非国民概念
?GDP是流量
?GDP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非市场活动不计入GDP当中
;下列项目是否应当计入GDP?为什么?;二、名义GDP与实际GDP
名义GDP(GNP)
按当年市场价格或实际市场价格统计出来的GDP
实际GDP(GNP)
按不变价格(基年价格)统计出来的GDP
GDP折算指数
实际GDP=名义GDP÷GDP折算指数
;表名义GDP与实际GDP;由于价格变动,名义GDP并不能反映实际产出变动。可能是虚假变动,即使实际产量未增加,如果市场价格提高1倍,国内生产总值也会增加1倍。所以,名义GDP不能反映一国经济的真实情况,国民收入的核算必须核算实际GDP。
在后面的宏观经济??析中,如果不作特殊说明,一般指实际GDP。
;人均GDP;国内生产净值NDP;个人收入PI;第2节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方法;
最
终
产
品
;个人消费(C)
私人消费(Consumption,C)支出包括购买耐用品、非耐用品、服务等支出。
;投资(I)
投资(Investment,I)是增加或替换资本资产(包括厂房和住宅建筑、购买机器设备以及存货)的支出。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
;政府购买(G)
政府购买(GovernmentPurchase,G),是指各级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它包括政府购买军火、军队和警察的服务、政府机关办公用品与办公设施、举办诸如道路等公共工程、开办学校和政府雇员的薪金等方面的支出。
;;GDP=C+I+G+NX(X-M);中国2012年GDP总支出结构的构成(支出法);收入法是指从收入的角度出发,把某国一年内所有生产要素提供者的收入所得加总计算出该年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办法。
严格说,用收入法来计算GDP,除了各项要素所得收入,还应包括企业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公司未分配利润以及资本折旧。;1、工资、利息和租金等这些生产要素的报酬
工资包括所有对工作的酬金、补助和福利费,其中包括工资收入者必须缴纳的所得税及社会保险税(费)
利息指个人从企业获得的因资金借贷所产生的利息收入。不包括政府公债利息及个人之间因借贷关系而发生的利息。政府的公债利息则被看作是转移支付。
租金包括个人出租土地、房屋、专利、版权等租赁收入;2、非公司企业主收入
非公司企业收入:指合伙企业和个人经营企业的收入,如医生、律师、农民和小店铺主的收入。他们使用自己的资金,自我雇佣,其工资、利息、利润、租金常混在一起作为非公司企业收入。;3、公司税前利润
公司税前利润:公司销售收入扣除工资、利息、租金以及其他成本项目后获得的净剩余
包括公司利润税(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股东红利及公司未分配利润等
;4、企业间接税及企业转移支付
企业间接税指企业缴纳的营业税、货物税、周转税等。这些税收虽然不是生产要素创造的收入,但是要通过产品加价转嫁给消费者,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