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第二章 青铜的光辉——夏、商、周美术.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中国美术史 @徐郑冰 二、刻纹白陶和原始瓷器 代表商代制陶工艺杰出成就的是刻纹白陶和青釉器皿。白陶用色白质细的瓷土或高岭土为原料烧制而成。烧制成功以后器表和胎质都成白色。白陶器皿刻纹细腻,陶质坚硬,质地精良,不易吸水,且叩之发音清越,所以在当时属于珍品,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白陶的出现多在商代,自西周以后便衰落了。 商代中期还出现了挂有原始青釉的器皿。到了西周,青釉器的烧制有较大发展,分布范围更加广泛。商与西周的青釉器皿,虽然烧制温度已达1 200 oC,吸水性弱,矿物组成已经接近瓷器,器表有釉,但胎呈灰色,薄层不透光,所以还不能称为真正的瓷器,因此又称原始瓷器或釉陶。 第二章 青铜的光辉——夏、商、周美术第五节 建筑与工艺美术 陶瓷 商代的陶瓷工艺分灰陶、白陶、釉陶和原始瓷器等多种。 灰陶占全部陶器出土的90%以上,轮制和模制较多,以适应大量生产的需要。 白陶为商代陶器工艺珍品,高岭土制成,商代以后,不再出现这种产品。 釉陶和原始瓷器为瓷器的萌芽,数量较少,品质也有缺陷。这一时期的陶瓷工艺,在装饰手法上为青铜工艺所主导。 第二章 青铜的光辉——夏、商、周美术第五节 建筑与工艺美术 * 中国美术史 @徐郑冰 * * 中国美术史 @徐郑冰 * * 中国美术史 @徐郑冰 * * 中国美术史 @徐郑冰 * 刻纹白陶豆 河南郑州出土 商 * * 中国美术史 @徐郑冰 * * 中国美术史 @徐郑冰 三、漆器和丝织刺绣 第二章 青铜的光辉——夏、商、周美术第五节 建筑与工艺美术 彩绘漆盒 湖北江陵两台山出土 战国 * * 中国美术史 @徐郑冰 龙凤虎纹绣 湖北江陵马山出土 战国 * * 中国美术史 @徐郑冰 * * * * * * * * * 夏商周时代雕塑还没有成为一个独立的艺术门类,大部分雕塑作品是作为礼器和实用器物的装饰而出现,具有独立雕塑品质的遗存相当丰富。 雕塑艺术的表现手段和创造能力比原始社会大为进步。这时不仅先前的泥塑和玉石雕刻得以延续,而且出现了青铜雕塑,另外还有不少具有某些特殊用途的木雕保存下来。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得到极大发展,雕塑表现的题材内容也随之丰富起来。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面向现实生活的作品日益增多,反映在其中的人观察生活、创造审美对象的能力也大为提高。 第二章 青铜的光辉——夏、商、周美术第三节 雕塑艺术 * * 中国美术史 @徐郑冰 一、玉石雕刻 玉器在中国原始文化中曾作为原始部落的图腾标志,具有神秘的巫术色彩和浓厚的原始宗教意味。到奴隶社会时期,青铜工具的出现使得玉石器的象征性功能进一步增强。具有美丽色泽和晶莹温润的质感,产量稀少而又难于加工的玉石成为象征性器物的最佳选材。玉器在中国文化中的特有含义也正是在这时开始确立。 第二章 青铜的光辉——夏、商、周美术第三节 雕塑艺术 * * 中国美术史 @徐郑冰 玉凤鸟 河南安阳妇好墓出土 商 * * 中国美术史 @徐郑冰 双面玉人 河南安阳妇好墓出土 商 * * 中国美术史 @徐郑冰 * * 中国美术史 @徐郑冰 * * 中国美术史 @徐郑冰 * * 中国美术史 @徐郑冰 镂空龙凤纹玉佩 安徽长丰出土 东周 * * 中国美术史 @徐郑冰 玉挂饰 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 战国 * * 中国美术史 @徐郑冰 * * 中国美术史 @徐郑冰 二、青铜雕塑 夏商周时代青铜雕塑的成就也是惊人的。青铜雕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前面提到过的拟形的青铜器上各种动物形的装饰附件;另一类是独立青铜塑像。 第二章 青铜的光辉——夏、商、周美术第三节 雕塑艺术 人虎相抱卣 湖南安化出土 商 * * 中国美术史 @徐郑冰 象尊 湖南醴陵出土 商 * * 中国美术史 @徐郑冰 四羊方尊 湖南宁乡出土 商 * * 中国美术史 @徐郑冰 盠驹尊 陕西郿县出土 西周 * * 中国美术史 @徐郑冰 编钟 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 战国 * * 中国美术史 @徐郑冰 青铜面具 四川广汉三星堆出土 * * 中国美术史 @徐郑冰 鹿角立鹤 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 战国 * * 中国美术史 @徐郑冰 错银铜牛 安徽寿县出土 战国 * * 中国美术史 @徐郑冰 * * 中国美术史 @徐郑冰 三、漆木雕刻 战国时期楚国的漆器工艺发达,一些被看做是楚文化标志的漆器可说是极为精美的雕刻作品。这些漆木雕刻造型奇特,想象丰富,制作精工,体现了一种与楚辞文学一致的精神文化传统。 第二章 青铜的光辉——夏、商、周美术第三节 雕塑艺术 虎座凤架鼓(复原件) 湖北江陵出土 战国 * * 中国美术史 @徐郑冰 镇墓兽(复原件) 河南信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