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二年级数学上册第8单元数学广角__搭配一第1课时排列说课稿新人教版.doc
Page1
《数学广角》说课稿
教学内容:
义务教化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排列与组合》(第一课时)。
课程背景:
“数学广角”是义务教化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从二年级上册起先新增设的一个单元,是新教材在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方面做出的新的尝试。排列和组合的思想方法不仅应用广泛,而且是学生学习概率统计的学问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实力和逻辑思维实力的好素材。本教材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方面做了一些努力和探究,并运用操作、试验、揣测等直观手段解决问题,重在向学生渗透这些数学思想方法,并初步培育学生有依次地、全面地思索解决问题的意识。
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须要用排列组合来解决的学问。如衣服的搭配、路途、乒乓球的竞赛场次等等,作为二年级的学生,已有了确定的生活阅历,因此在数学学习中留意支配生动好玩的活动,让学生通过这些活动来进行学习,经验简洁的排列组合规律的数学学问探究过程,让学生在合作活动中,探究新知,发觉规律,从而培育学生的数学实力。
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相识和分析,我从“学问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看法与价值观”等三个维度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通过视察、揣测、操作等活动,找出最简洁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2、经验探究简洁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
3、培育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索问题的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育学生学习数学的爱好和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
经验探究简洁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
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简洁事物排列与组合的不同。培育学生有依次地、全面地思索。
教法方法:
设计理念:《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全新理念,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参加学问发生发展的全过程。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尝试实行“智勇大冲关”为主线,运用多种手段引导每一个学生主动主动地参加学习过程,留意生活与数学的结合。学生是学习的主子,新课程要求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阅历动身,让学生亲身经验学问的形成过程。将来的社会既须要学生具有获得学问的实力,也须要学生具有应用学问的实力,而学问也只有在能够应用时才具有生命力,才是活的学问。
在这些理念的指引下,本节课教法上最大的特点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合作学习,把静态学问转化成动态,把抽象数学学问变为详细可操作的规律性学问。同时也留意动静结合,让学生经验:“猜想—独立思索—探讨—合作探究—验证”等一系列思维过程。
教学流程:
课前操
采纳轻快的音乐“踏浪”让孩子在和老师共同的热身活动中去联络感情,也活动下身体,
活动一:用1、2两张数字卡片摆两位数
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为下一环节做铺垫,让学生通过操作感受摆的方法。引导学生说出12是把1摆在十位上,把2摆在个位上;然后交换位置后变成一个新的两位数。
活动二:用1、2、3三张数字卡片摆两位数
这一环节我分小组合作探究,组员负责摆数字卡片,组长负责做记录。让学生经验:“猜想—独立思索—探讨—合作探究—验证”等一系列思维过程,从而提炼出学生中的有序思索,让学生自己说出有怎样的依次,有序思索有什么好处等等。
活动三:握手嬉戏
这一环节,我先和一个学生握手,并用不同名称表示我和刚才那个学生,中间用连线的方式数出我们握了一次手。随后,问题提升:假如有三个小挚友,每两人只握一次手,不同名称代表三个小挚友,请一个小挚友用连线的方式数。最终提问:同样是3,为什么3个数字可以摆6个两位数,而三个人却只能握三次手?让小挚友通过感悟握手是两个人完成的行为,与位置无关,初步理解简洁事物排列与组合的不同。
活动四:乒乓球赛
活动三的巩固强化的过程。
活动五:搭配衣服
这一环节,我让学生自主连线搭配,然后请一生上台边连线边介绍,让学生用有序思索的方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活动六:付钱
这一环节,我让学生在细致读题的基础上,通过同桌探讨,有序地总结出四种不同的付钱方式,可以从5元考虑起,也可以从1元考虑起。
这一个环节是总结承前启后:今日我们学了有依次、全面地思索问题的方式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样做起事来,就能有条不紊地进行。
活动七:考一考
从三张卡片2、4、6中随意抽出两张。这两张卡片上的数组成的两位数有可能是24、26、42、46、62、64;
前面所学内容的考查与巩固。
活动八:猜一猜
老师家的电话号码最终三个数字是由1、3、9组成的,猜一猜,老师家的电话号码可能是多少呢?
电话号码:3233□□□
课件(教学)设计说明:
一、本次初始采纳了声音和图片“插入”展示去极大的调动学生的爱好,多种媒材综合运用:视觉和音效的结合让孩子很快的和老师融合到一起(入课)。首先课前操让学生和老师在共同的活动中去联络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