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节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演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

发布:2025-04-04约3.61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6

第一节塑造地表形态的力气

【基础巩固】

读地貌景观图,完成1~2题。

1.主要受内力作用而形成的地貌景观是()

A.甲和乙B.乙和丙C.丙和丁D.甲和丙

2.地貌景观乙和丁的成因差异是()

A.前者为流水积累作用而成,后者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

B.前者为风力积累作用而成,后者为风力侵蚀作用而成

C.二者均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前者以化学作用为主,后者以机械作用为主

D.二者均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前者以机械作用为主,后者以化学作用为主

解析:第1题,图甲是岩浆活动造成的,图丙是地壳运动造成的,都属于内力作用的表现。第2题,图乙为流水的化学溶蚀作用造成的,图丁为流水的机械侵蚀作用造成的。

答案:1.D2.C

3.下列地理事物不是由地壳运动形成的是()

A.东非大裂谷 B.富士山

C.喜马拉雅山脉D.马里亚纳海沟

解析:东非大裂谷主要是板块张裂导致岩层断裂并分别而形成的;喜马拉雅山脉主要是板块碰撞运动导致岩层褶皱隆起而形成的;马里亚纳海沟主要是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下方,在俯冲交界处形成的。以上三种地理事物均是地壳运动的结果,而富士山是岩浆喷出地表后形成的火山,是岩浆活动的结果。

答案:B

钱币被称为“国家名片”,人民币则是“中国的名片”。在已经发行的数套人民币中,我国一些闻名的风景相继被印在了它们的背面。读图,完成4~5题。

甲(南天一柱)乙(桂林山水)

丙(巫峡)丁(珠穆朗玛峰)

4.图示四个景观中,与流水溶蚀作用亲密相关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5.图丙中宏伟壮美的景观是由()

A.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隆起而成的

B.内、外力作用共同形成的

C.地壳运动和风力侵蚀作用共同形成的

D.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

解析:图甲是海水侵蚀作用形成的海蚀柱。图乙为广西桂林山水,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主要由流水溶蚀作用而成。图丙是地壳抬升与流水向下侵蚀共同作用形成的峡谷,即由内、外力作用共同形成。图丁是珠穆朗玛峰,是由地壳运动形成的。

答案:4.B5.B

下图中,图甲为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乙为五种外力作用相互联系示意图,其中a为风化作用。读图,完成6~7题。

甲乙

6.下列四种地貌中,由①类岩石经a、b作用形成的是()

AB

CD

7.黄土高原及其地表形态的形成,分别与图乙中的哪个作用有关

()

A.d、b B.a、b C.d、c D.b、d

解析:依据图甲可知,①为岩浆岩,②为沉积岩或变质岩,③为变质岩或沉积岩,④为岩浆。依据图乙可知,a为风化,b为侵蚀,c为搬运,d为积累,e为压实、固结。第6题,图甲中的①为岩浆岩,图乙中的a、b分别为风化和侵蚀对岩石的破坏作用,选项C中的“花岗岩风化”地貌主要是由风化、侵蚀作用而形成的。第7题,黄土高原是由风力的积累作用形成的,黄土高原的地表形态主要是由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的,二者分别对应于图乙中的d和b。

答案:6.C7.A

8.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处地貌主要是由作用形成的,该地貌在我国地区分布较广。?

(2)图中C为岩浆侵入岩石圈上部而形成的花岗岩,图中的D层在E处产生的断裂是C(岩浆)的侵入造成的,那么B、C、D代表的三种岩石由老到新的依次是,可能含有化石的有。?

(3)若图中F处为流淌沙丘,请在F处的短线上画出风向。下面沙丘剖面结构示意图中表示正确的是。?

①②

(4)该图示反映了哪些地质作用?

解析:第(1)题,A处地貌为风蚀蘑菇,是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风蚀地貌,在我国西北地区分布较广。第(2)题,由图可知,岩层B、D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属于沉积岩,且岩层B覆盖在岩层D上,故岩层B比岩层D新,“图中的D层在E处产生的断裂是C(岩浆)的侵入造成的”,断层两侧均有岩层B和D,而右侧没有C,说明C形成在岩层B、D之后。含有化石的岩层是具有层理结构的沉积岩,即图中的岩层B和D。第(3)题,流淌沙丘的迎风坡为缓坡。因沙丘产生移动,在其剖面结构示意图中常用斜层理表示。第(4)题,图中反映的地质作用既有岩浆活动等内力作用,又有风力侵蚀、风力积累、风化作用等外力作用。

答案:(1)风力侵蚀西北

(2)D、B、CB、D

(3)画图略(从图的右侧指向左侧)②

(4)岩浆活动、风力侵蚀、风力积累、风化作用等。

【拓展提高】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