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内到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大于f1f2).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定点F1、F2叫做椭圆的焦点。 说明: 注意: a c 0 F1 F2 P 定义: │PF1│+ │PF2│=2a │F1F2│=2c —— 焦距 如何根据椭圆标准方程判断焦点在哪个坐标轴上? 已知椭圆标准方程,我们还能获取哪些信息? F1 F2 P 标准化 已知B、C是两个定点,│BC│=6,且△ABC的 周长等于16,求顶点A的轨迹方程。 解:如图,以BC所在直线为x轴,BC中点为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由已知│AB│+ │AC│+ │BC│=16 ,│BC│=6 ∴│AB│ +│AC│=10 即点A的轨迹是椭圆,且 2c=6,2a=16-6=10 ∴c=3,a=5, b2 =a2 - c2=16 但当点A在直线BC上,即y=0时,A、B、C三点不能构成三角形,所以点A的轨迹方程是 探究1 如图,在圆 x2 + y2 = 4上任取一点P,过点P作x轴的垂线段PD,D为垂足。当点P在圆上运动时,线段PD的中点M的轨迹是什么?为什么? ∵点P(x0,y0)在圆x2+ y2=4上 ∴x02+ y02=4 ① 把x0=x,y0= 2y,代入方程①得 x2+4y2=4 所以点M的轨迹是一个椭圆。 解:设点M的坐标为(x,y)点P的坐标为(x0,y0)则 探究2 如图,设点A,B的坐标分别为(-5,0),(5,0).直线AM,BM相交于点M,且他们的斜率之积是-4/9,求点M的轨迹方程。 探究3 例3、如图,设点A,B的坐标分别为(-5,0),(5,0)。 直线AM,BM相交于点M,且它们的斜率之积是 , 求点M的轨迹方程。 解:设点M的坐标为(x,y),因为点A的坐标是,所以直线 AM的斜率 同理,直线BM的斜率 由已知有 化简,得点M的轨迹方程为 设:M(0,-5)、N(0,5), △MNP的周长为36, 求:△MNP的顶点P的轨迹方程? 0.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