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锰酸钾吸收曲线绘制双缩脲法测定蛋白质﹝5﹞.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锰酸钾吸收曲线绘制
双缩脲法测定蛋白质
蛋白质各种定量方法优缺点的比较;此实验共包括如下三个部分1. 第一部分:高锰酸钾吸收曲线绘制2. 第二部分:双缩脲法测定蛋白质3. 第三部分:蛋白质各种定量方法优缺点的比较;试剂使用规则;吸量管的使用;吸量管上端标有“吹”字。将所量液体全部放出后,还需要吹出残留于管尖的溶液。此类吸量管为“吹出式”,未标“吹”字的吸量管,则不必吹出管尖的残留液体,0.5ml 以下的都要吹。
吸量管尖应接触受器内壁,但不应插入受器内的原有液体之中,以免污染吸量管及试剂。
吸取血液、尿、组织样品、粘稠试剂或有颜色的吸量管,用后应及时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如果吸取一般试剂的吸量管可不必马上冲洗,待实验完毕后,用自来水冲洗干净,晾干备用。 ;一般玻璃仪器:如试管、烧杯、锥形瓶等,先用自来水洗刷后,用洗衣粉刷洗,再用自来水反复冲洗,最后用蒸馏水淋洗2~3次,干燥备用。
容量分析仪器:吸量管、滴定管、容量瓶等,先用自来水冲洗,待晾干后,再用铬酸洗液浸泡数小时,然后用自来水充分冲洗,最后用蒸馏水淋洗2~3次,干燥备用。
比色杯:用毕立即用自来水反复冲洗。洗不净时,用盐酸或适当溶剂冲洗,再用自来水冲洗。避免用碱液或强氧化剂清洗,切忌用试管刷或粗糙布(纸)擦拭。
上述所有玻璃器材洗净(以倒置后器壁不挂水珠为干净的标准)后,根据需要晾干或烘干。;分光光度法;Beer-Lambert定律-吸收光谱法基本定律;光吸收示意图;吸收光谱和物质的定性分析;不同浓度的VitB12溶液对相同波长的光的不同吸收;原理:根据物质对于入射光的特征吸收,可应用于物质溶液的定性检测
比较吸收光谱曲线:在相同的条件下,吸收光谱曲线不同,表明物质的化学结构不同。
比较最大吸收波长:不同物质的最大吸收波长不同;化学结构相似的物质最大吸收波长相同,吸收系数不同。
比较吸光度的比值:多用于检测物质的纯度(DNA A260/A280=1.8 纯度鉴定);物质的定量分析;分光光度计的基本构造;722分光光度计使用方法;722分光光度计使用注意事项;第一部分 高锰酸钾吸收曲线的绘制;实验原理
高锰酸钾水溶液对不同波长的光线可有不同的吸收程度。用722型分光光度计测定相应波长下的高锰酸钾吸光度并作图可得吸收曲线,分析高锰酸钾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实验操作;第二部分 双缩脲法测定蛋白质含量;蛋白质在强碱性溶液中与稀硫酸铜溶液作用产生颜色反应,生成紫红色化合物,称为双缩脲反应。
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肽键的化合物皆有双缩脲反应,蛋白质在碱性溶液中,能与Cu2+形成紫红色络合物,颜色深浅与蛋白质浓度成正比,故可以用来测定蛋白质的浓度。
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颜色的深浅与蛋白质含量呈线性关系。因此可用比色法测定蛋白质浓度。;紫红色铜双缩脲复合物分子结构;在分光光度法中,许多不吸收光的无色物质可以用显色反应变成有色物质,使之能进行比色测定,并能提高测定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在比色分析或分光光度分析中,将待测组分转变成有色化合物的反应叫做显色反应,与待测组分反应生成有色化合物的试剂叫显色剂。
在实际分析中,同一待测组分可与多种显色剂发生显色反应,生成不同的有色物质。为了保证测定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在分析时常需对显色反应进行选择,选择原则如下:
1. 选择性好,干扰少或干扰易消除;
2. 灵敏度要高;
3. 生成有色化合物的组成恒定,化学性质稳定;
4. 生成的有色化合物与显色剂之间的颜色须有明显的差别,最大吸收波长之差大于60nm。; 管号
试剂;
;读数时要注意读的是A的值;
注意正确标记试管(用记号笔清晰标记于试管2/3高处);
准确记时。;第三部分:蛋白质各种定量方法优缺点的比较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