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儿子》第二课时说课稿.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三个儿子》第二课时说课稿
解放完小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23课《三个儿子》第二课时,我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二年级下册第六组的第三篇课文。本组课文始终贯穿着诚信、孝敬父母这两点来编选。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这篇课文中包含的朴素而深刻的道理。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复习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重点)
3、理解老爷爷的话,突破难点,我将运用媒体课件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紧扣重点,升华情感。
三、教法学法
教法:创设情境法、提问法、引导法;
学法:朗读感悟法、自主探究法、角色扮演法。
四、教学过程
(一)以疑引力,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夸张化,突出《三个儿子》中的“三”,其中上面两横特别短,下面一横特别长。让学生产生疑问,激发学习兴趣。联系课文就知道老师与课文中的老爷爷一样,也只认同了一个儿子。用多媒体出示“明明是三个儿子,为什么老爷爷却说只看见一个呢?“这个问题,突出重点,引导学生抓住问题读书。
(二)复习生字,检查认读
识字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因此,朗读课文之前,我利用多媒体出示本课词语检查学生认读情况,为正确朗读课文打下基础。
(三)品读课文,探究问题。
主要从以下四方面进行教学
1、抓住三位妈妈对话,朗读感悟
本环节以读为主线,充分体现了“以读为本“的教学理念。首先让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三位妈妈是怎样评价自己的孩子的,意在培养学生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为让学生体会三位妈妈说话时的心情,让学生模仿妈妈说话时的语气和神态结合分组、分角色的形式,读出三位妈妈的不同内心世界,即骄傲与平淡。
2、体会妈妈提水语句,引导发现
注重引导发现,鼓励探究学习是这篇课文中非常显著的一个特点,因此,老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找出体现水桶很重的关键词一并利用多媒体出示相关的句子,标出“直晃荡、走走停停、胳膊痛了、腰也酸了“这些关键词语,使学生加深印象,再通过朗读,动作体验来表现出水的重量。体验过后,说出自己的感受,学生会情不自禁地流露出一股对妈妈的体贴、关爱之情。
3、体会三位儿子不同,比较品析
让学生到文中找出三个儿子是怎样表现的,读一读,利用幻灯片出示三个儿子的不同表现,集中进行比较,让学生体会到老爷爷当时看到的情形。并采用分组良朗读,让学生理解“一个……一个……另一个……”的句子,并联系生活练习说话,做到活学活用,积累语言,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紧接着,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谈谈自己内心的感受,假如三个儿子,站在你面前,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4、理解老爷爷说的话,讨论交流
再回到之前那个问题。课件出示,明明有三个儿子,为什么老爷爷却说只看见一个儿子。让学生分组讨论,顺利突破课文难点。课文所要揭示的中心也由此显现—帮妈妈(提水)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从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多媒体出示:孝敬父母就是提一桶水这么简单。并随即配乐出示这些小朋友孝敬父母的图画资料,激发想象更形象直观地让孩子知道孝敬父母怎么做,让孩子的心灵有所触动,最后,谈谈自己是怎样孝敬父母的,以后要怎样孝敬父母。
五、说板书设计
板书简明扼要,既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又能反应文章的中心,同时还要美观,我针对老爷爷说的话进行板书,从而折射出提水孩子是孝敬父母的好孩子。板书设计如下:
23、三个儿子
三个儿子
一个儿子
孝敬父母
真正的儿子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