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管理策略研究.doc

发布:2018-01-31约2.45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管理策略研究 幸乾玉   (重庆市渝北区中医院 重庆 401120)   【摘要】 精神科是一个特殊的科室,患者因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常常会出现一些安全事故,因此,在对精神病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采取有效地管理措施,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机率,保障精神病患者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 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9-0274-02   1.精神科护理存在的安全隐患分析   1.1 患者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   1.1.1因疾病影响导致的安全隐患 有的精神病患者因常常处于一种病态的思维下,比如患者常常会出现幻听、罪恶感、妄想症等,导致患者容易出现伤人、自杀以及逃跑等行为;有的精神病患者因拒绝承认自己存在精神疾病,采用消极的态度面对治疗,甚至会在逃跑不成功的情况下进行自杀;有的患者会因与其他患者之间产生冲突,而出现伤人、损毁物品等行为。   1.1.2因思想顾虑导致的安全隐患 有的精神病患者接受治疗后,病情得到了一定的控制,常常会思念自己的家人或者是担心自己的亲人不接自己出院等思想顾虑,从而出现逃跑等行为;有的精神病患者意识到自己的病情后,会担心自己给家人带来负担或者是产生极度自卑的情绪,从而出现自杀等行为[1]。   1.1.3因躯体障碍导致的安全隐患 有的精神病患者出现疼痛、发烧以及吞咽困难等症状时,往往不会及时向医护人员反映自己存在的不适感,导致病情无法得到及时的救治,进而加重了患者的病情;有的精神病患者因年龄的增长,机体功能逐渐衰退,生活自理能力降低,导致患者的自我安全防范能力较弱,容易出现摔倒受伤等现象。   1.2 患者家属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   有的患者家属带领患者进行就诊时,因对精神病的认识不足,疏于管理患者,从而导致患者出现逃跑、伤人以及损毁物品等不良事件;有的患者家属因长时间陪护,对患者逐渐失去了耐心,再加上患者家属因不了解精神疾病,往往无法理解患者出现的一些异常举动,往往会出现打骂患者的行为;有的患者家属将精神病患者接到家里之后,没有对患者进行严格的管理,甚至让患者自行管理药物,导致患者出现不合理用药的现象[2]。   1.3 护理人员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   有的护理人员因责任心不强,没有严格看管患者,导致患者出现异常情况的时候,往往无法及时发现,延误了救治;有的护理人员没有严格执行护理中的操作流程,不能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详细而准确的记录,甚至有的护理人员仅仅凭借自己的感觉记录患者的临床表现,导致患者的病情无法得到准确反映。   1.4 医院设施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   有的医院配套设施不完善,比如门窗长期处于损坏状态下,很容易被患者破坏,导致患者出现逃跑等行为;有的医院设计不合理,比如地面较滑但却没有设计扶手或者是台阶过高等,增加了患者出现安全隐患的机率。   2.提升精神科护理管理的措施   2.1 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医院应该重视护理人员的岗前培训工作,要求护理人员严格掌握“三基”与“三严”,督促护理人员不断提升精神科护理的专业理论知识,同时培养护理人员掌握熟练的护理技能。与此同时,医院还应提高精神科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使护理人员能够给予患者更多地关怀[3]。   2.2 制定严格的精神科护理制度   医院应依据精神科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规章制度,并将其编制成册,要求每一名护理人员进行学习,并定期抽查护理人员的学习效果。在检查的过程中,应该将交接班制度、护理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分级护理制度等作为重点检查内容,并对护理人员的落实情况进行评估,真正做到制度管人。   2.3 加强安全护理护理   2.3.1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护理人员应全面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特别是对存在自杀、自伤以及逃跑等倾向的患者应进行重点观察,加强巡回检查,不定时清点患者的人数,特别是在夜间、凌晨以及午睡等时间段,应加大检查力度,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2.3.2定期检查医院的基础设施 医院应对基础设施定期进行检查,一旦检查出存在问题的设施,应及时进行修理。具体来说,医院应保障门窗的坚固性,并在门窗外加上铁栏杆;医院应保障精神病患者的病房内没有明电、拉线等,桌椅最好固定于地面;医院最好在患者活动室内安装监控设备,这样能够及时发现患者出现的异常情况。   2.3.3制定严格的接诊流程 在接诊精神病患者时,一旦医护人员发现患者存在较??强烈的抵抗情绪或者是躁动表现时,应给予充分的重视,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做好相应的安全交接工作,同时应仔细了解患者的携带物品,若存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