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007-ST穿散件工序作业指导书.doc

发布:2017-06-09约1.83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FC、SC、LC、ST系列光纤连接器生产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ZZ-WI-007 制定部门 技术组 工 位 ST穿散件工序 版 本 A0 制 作 审 核 批 准 页 码 1/2 规 格 Φ0.9mm、Φ2.0mm、Φ3.0mm单芯光缆的ST连接头 作成日期 2010.8.19 作业方法 及 注意事项 图 片 设备/工具 参照文件 工时 标准 作业方法: 1. 准备:根据生产任务通知单准备好相应的光缆和散件,并将散件装入有标识的物料盒内。 2. 穿散件:给光缆两端穿上散件,散件颜色可根据客户要求而定,如无要求,则单模使用黄色尾套,多模使用黑色尾套,安装顺序如下: ①0.9mmST尾套→(有些供应商的ST0.9散件会有圆环,则在穿完尾套后要穿圆环) ②2.0mmST尾套→2.0mmST圆环→钉子 ③3.0mmST尾套→3.0mmST圆环→钉子 3. 扎线:将零件按顺序穿入光缆后,Φ2.0mm、Φ3.0mm的在圆环后面用扎线固定在光缆上,Φ0.9mm的在尾套后面用美纹胶固定,每把的扎线根数按6的倍数来扎。 4. 剥缆:剥光缆外皮,先要选用合适的剥缆钳及钳口(φ3.0的光缆必须使用1.3mm的刀口,φ2.0的光缆必须使用1.0mm的刀口),不可伤到Φ0.9mm紧套光纤,剥缆时,剥缆钳应与光缆垂直,剥缆长度为36~37mm,剥下的缆皮需落在垃圾盘里,剥完缆后需用《剥纤剥缆尺寸标准图》测量长度是否符合要求(Φ0.9mm光缆无此操作步骤)。(如图2)。 物料盒 钢直尺 剥缆钳 垃圾盘 《剥纤剥缆尺寸标准图》 注意事项: 穿件过程中,如发现物料异常应报告给线长处理。 检查散件穿入的方向、顺序是否正确,是否错穿、多穿、少穿,减少物料报废率。 剥缆钳需定期检查,检查剥缆长度是否符合要求。 做好《首件确认表》并由线长和IPQC确认OK后方可批量生产。 深圳市意柏利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FC、SC、LC、ST系列光纤连接器生产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ZZ-WI-007 制定部门 技术组 工 位 ST穿散件工序 版 本 A0 制 作 审 核 批 准 页 码 2/2 规 格 Φ2.0mm、Φ3.0mm双芯光缆的ST连接头 作成日期 2010.8.19 作业方法 及 注意事项 图 片 设备/工具 参照文件 工时 标准 作业方法: 1. 准备:根据生产任务通知单准备好相应的光缆和散件,并将散件装入有标识的物料盒内。 2. 穿热缩管:在光缆两端穿上15mm长的黑色热缩管,Φ2.0mm的穿Φ40mm热缩管,Φ3.0mm的穿Φ60mm热缩管(如客户有特殊要求,按客户要求执行)。 3. 分线:在客户无特殊要求情况下,将双芯光缆两端分线,长度为150±20mm。 4. 穿标记环:在客户无特殊要求的情况下,穿双芯产品标识环统一按以下顺序要求: 按光缆上有无印字来区分标识环的穿入顺序 有印字端 无印字端 字头 A1 A)或1 B1 B 或2 字尾 A2 A 或3 1) B2 B 或4 2) 5. 穿散件:给光缆两端穿上散件,散件颜色可根据客户要求而定,如无要求,则单模使用黄色尾套,多模使用黑色尾套,安装顺序如下: ①0.9mmST尾套→(有些供应商的ST0.9散件会有圆环,则在穿完尾套后要穿圆环) ②2.0mmST尾套→2.0mmST圆环→钉子 ③3.0mmST尾套→3.0mmST圆环→钉子 6. 扎线:将零件按顺序穿入光缆后,在圆环后面用扎线固定在光缆上,每把的扎线根数按6的倍数来扎。 7. 剥缆:剥光缆外皮,先要选用合适的剥缆钳及钳口(φ3.0的光缆必须使用1.3mm的刀口,φ2.0的光缆必须使用1.0mm的刀口),不可伤到Φ0.9mm紧套光纤,剥缆时,剥缆钳应与光缆垂直,剥缆长度为36~37mm,剥下的缆皮需落在垃圾盘里,剥完缆后需用《剥纤剥缆尺寸标准图》测量长度是否符合要求。(如图2)。 物料盒 钢直尺 剥缆钳 垃圾盘 《剥纤剥缆尺寸标准图》 注意事项: 穿件过程中,如发现物料异常应报告给线长处理。 检查散件穿入的方向、顺序是否正确,是否错穿、多穿、少穿,减少物料报废率。 剥缆钳需定期检查,检查剥缆长度是否符合要求。 做好《首件确认表》并由线长和IPQC确认OK后方可批量生产。 深圳市意柏利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图2 图1 图1 图2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