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T 梁预制各工序作业指导书.doc

发布:2018-01-22约8.57千字共2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粤海铁路通道工程 第 Ⅺ 标段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T 型梁预制 各工序作业指导书 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目 录 钢筋绑扎及制孔波纹管安装······························1 模板安装、拆卸········································6 混凝土施工············································10 预应力张拉············································13 孔道压浆及封端砼······································18 移梁入存梁场及上运梁平板车····························20 各类试验工作··········································22 说 明 本工序作业指导书是对《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中现场预制预应力砼T型各工序的补充和细化,力图现场预制中严格施工控制,体现施工图纸中各项意图,使生产梁始终处于受控状,提供优良的产品。 钢筋作业及波纹管安装 一、钢筋作业 1、原材料要求 ⑴ 钢筋(钢绞线)应具备制造厂家的质量证明书,其品种、规格、性能和质量符合设计要求,按规范要求对每批进场钢筋(钢绞线)进行检验,由工地试验室进行机械性能和冷弯试验。 ⑵ 钢筋应平直,无局部曲折,表面的油渍、漆污、水泥浆和用锤敲击能剥落的浮皮、铁锈等应清除。 ⑶ 预应力钢绞线下料长度按下式计算,并通过试用后再行修正。 L=l+2l1+nl2+2l3 式中:L——钢绞线下料长度; l——锚具支承板间孔道长度; l1——锚具高度; l2——张拉千斤顶支承端面到槽形槽口外端面间的距离(包括工具锚高度); l3——长度富余量(一般可取100mm); n——两端张拉为2。 ⑷ 预应力钢绞线应梳整分根、编束,每隔1.5-2m绑扎铁线,使钢绞线编扎成束且顺直不扭转。编束后的钢绞线编号分类存放。搬运时,支点距离不得大于3m,端部悬出长度不得大于1.5m。 2、钢筋加工 ⑴ 钢筋调直。φ6、φ8盘条用单控冷拉调直,冷拉伸长率≤2%,其他型号钢筋由调直机调直。 ⑵ 钢筋切断。用切断机切断,并以槽钢切口、横加挡板台架控制下料长度。 ⑶ 钢筋连接。采用绑扎或搭接焊。焊接时每200个接头制作抗拉、冷弯试件各一组。试焊合格后方可成批焊接。钢筋接头避免设置在钢筋承受应力最大之处,并应分散布置。配置在“同一截面”内的受力钢筋,其接头的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在受拉区不得超过50%,在受压区不受限制。钢筋接头应避开钢筋弯曲处,距弯曲点不应小于直径的10倍,也不宜位于最大弯距处。两钢筋接头相距在30倍直径以内及两焊接接头相距在50cm以内或两绑扎接头的中距在绑接长度以内,均视为处于同一截面,且不得小于50cm。在同一片梁内,梁体主筋必须采用同种钢号钢筋。 ⑷ 钢筋弯曲。用弯筋机成型。检验采用尺量,抽查20%。其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的全长长度:L≤5000mm时为±10mm,L>5000mm时为±20mm,L为钢筋长度;②弯起钢筋的弯起位置±20mm。 3、钢筋骨架、网片绑扎 钢筋骨架、网片的质量要求达到优良等级。应符合下列要求:钢筋的种类、型号、直径、数量符合设计规定;骨架稳定,绑扎缺扣、松扣数量不得超过应绑扣数的10%,且不应集中;接头位置和搭接长度符合设计规定。检验采用观察、尺量和手扳检查并记录,不同规格各抽检20%,并不得少于3件(处)。 4、钢筋安装 按骨架钢筋在梁体内所处位置不同,钢筋可分为:梁肋钢筋、横隔板钢筋、梁端钢筋、桥面板钢筋、定位网钢筋、支座垫板及其他部分钢筋,上述各部位的钢筋,除封端钢筋外,在预制梁体时都要全部入模。梁体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符合设计图纸的规定,在钢筋与模板间使用同等级的水泥砂浆垫块。钢筋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①桥面主筋间距与设计位置≤15mm;②箍筋间距±15mm;③腹板箍筋的不垂直度≤15mm;④钢筋保护层±5mm;⑤其他钢筋偏移≤20mm。检验方法采用尺量。 5、附于梁体的各种预埋件、预留孔应与模板同时安装,并建立预埋件表,制梁前逐件对照,不得遗漏,且其在模板上的偏差应符合设计规定。 二、用波纹管预留预应力孔道 1、波纹管的安装与定位 波纹管:外观检查应清洁,无锈蚀,无油污,无孔洞,咬口无开裂、无脱扣等损坏。 留设孔道是预应力后张法构件制作中的关键工序之一。所留孔道的尺寸与位置应正确,孔道应平顺,端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