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思考与讨论: 金属在物理性质上有哪些共性? 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特点,决定了金属有哪些化学性质? 观看下列图片,归纳金属能和哪些物质发生反应? 一、金属的性质 1.金属的物理性质:(共性) 有金属光泽、易传热、易导电,有延展性、可塑性, 常温下除汞(液态)以外都是固体 。 金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特点: 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较少。易失去最外层电子。 有还原性. 2.金属的化学性质 金属与非金属、水、酸、盐等反应. 金属原子失电子趋势,金属性、还原性变化 Na Mg Al Fe Cu 逐渐减弱,金属性、还原性逐渐减弱 (1)与氧气的反应 4Na + O2 = 2Na2O(白色) 4Al + 3O2 = 2Al2O3(氧化铝熔点比铝高,兜住液态铝不会滴落下来) Δ 2Na + O2 = Na2O2(淡黄色) Δ (2)金属与水反应 2Na + 2H2O = 2NaOH + H2↑(课本实验P49) 现象:浮、熔、游、鸣、红 3Fe + 4H2O(g) = Fe3O4 + 4H2↑(课本实验) 高温 肥皂液:收集反应产生的气体,是H2,会冒泡飘起来,此时用火柴接近之会有轻微爆鸣,证明是H2 湿棉花:Fe只与H2O(g)反应,用于提供水蒸气。 (3)与非氧化性酸的反应 Mg + 2HCl = MgCl2 + H2↑ 2Al + 6HCl = 2AlCl3 + H2↑ Fe + H2SO4 = FeSO4 + H2↑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顺序中,H以后的金属不与盐酸、稀硫酸反应 (4)与氧化性酸的反应不放出氢气(除金、铂都可以) Cu+2H2SO4 (浓)= CuSO4+SO2↑+2H2O 2Fe + 6H2SO4(浓) = Fe2(SO4)3 + 3SO2↑+6H2O Cu+4HNO3(浓)= Cu(NO3)2+2NO2↑+2H2O 3Cu+8HNO3(稀) = 3Cu(NO3)2+2NO↑+4H2O 常温下,浓硫酸、浓硝酸可用铁槽车或铝槽车运输, 这是因为常温下,浓硫酸可使铁或铝的表 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了内部金 属与浓硫酸进一步反应,这种现象叫做 ——钝化。 Δ Δ Δ Δ (5)与盐溶液的反应 Fe + CuSO4 = FeSO4 + Cu 铁发生置换反应的产物是亚铁离子 Na与CuSO4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a + CuSO4 + 2H2O = Na2SO4 + Cu(OH) 2 ↓+ H2 ↑ 注意:活泼金属(Na、K、Ca)与盐溶液反应时,首先与水反应,然后与盐反应。 (6)铝是唯一与碱反应的金属 2Al+2NaOH+2H2O=2NaAlO2+3H2 离子共存的问题中,遇到加入铝粉放出氢气时,可能是碱性也可能是酸性溶液。 例:在加入铝粉能放出氢气的溶液中下列离子能大量存在的是 A、HCO-3 B、Fe3+ C、CO2-3 D、NO-3 (7)离子的检验 Fe3+的检验:Fe3+遇到KSCN产生血红色物质 Fe2+的检验:(1)先加KSCN无变化(2)再加氯水变红 Fe2++Cl2=2Cl-+Fe3+ 二、金属氧化物的性质 1.物理性质:氧化钠、氧化镁、氧化铝均是白色固体,氧化铁是红褐色固体,氧化亚铁,四氧化三铁,氧化铜是黑色固体,过氧化钠是淡黄色固体。 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 Al2O3+6H+=2Al3++3H2O Al2O3+2OH-=2AlO-2+H2O 过氧化钠 Na2O2+2H2O=2NaOH+O2↑2Na2O2+2CO2=2Na2CO3+O2↑ Fe2O3+6H+(非氧化性酸)=2Fe3++3H2O Fe3O4+8H+(非氧化性酸)=2Fe3++Fe2++4H2O 特殊 三、金属的氢氧化物 四、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碳酸钠俗称 ,碳酸氢钠俗称 ,都属于盐,水溶液呈碱性。 1、热稳性: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2、与盐酸反应:(写出离子方程式) 碳酸钠: 碳酸氢钠 : 纯碱 小苏打 2NaHCO3=Na2CO3+CO2+H2O CO2-3+H+=HCO-3 HCO-3+H+=H2O+CO2 HCO-3+H+=H2O+CO2 讨论问题: 铝土矿中含有氧化铁等杂质, 设计方案如何从铝土矿中制取铝? 小
显示全部